抗战中,一天夜里,苏中游击队正巡逻,海边草田里忽然闪动,大家警惕起来,以为是日军

熹然说历史 2025-08-19 18:17:54

抗战中,一天夜里,苏中游击队正巡逻,海边草田里忽然闪动,大家警惕起来,以为是日军趁夜偷袭,当即围过去。靠近一看,有些吃惊,5个金发碧眼的美国人正缩在一起。 1944年9月的黄海之滨,苏中游击队例行夜巡时意外遭遇五名落水的美军飞行员。这起突发事件不仅考验着游击队的应变能力,更关系到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团结。当新四军第一师师长粟裕接到紧急电报时,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次营救行动,而是关乎中美友谊的重大事件。 粟裕是杰出的军事家,从南昌起义始,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达22年人民革命战争的全过程。作为新四军第一师师长,粟裕在苏中抗日根据地建立了威震敌胆的军事威名。当晚接到梅嘉生从二分区发来的紧急电报后,粟裕立即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 梅嘉生(1913—1993),江苏丹阳人,1938年参加新四军,当时任苏中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到20岁的梅嘉生毅然投身抗日救国。接到游击队关于发现美军飞行员的报告,梅嘉生马上明白这件事的分量。 这五名美军飞行员驾驶的是B-25轰炸机,这是美国一型螺旋桨中型轰炸机,具有极佳的全面性能表现。他们在完成对日本的轰炸任务返航途中,被日军高射炮击中后跳伞逃生,最终落在了苏中海边的草田中。 粟裕当即调派新四军第一师第七团的精锐部队前往接应。他特别选中了副营长林发英和连长庚德信,这两人都是经验丰富的基层指挥员。粟裕亲自指示路线,强调要确保美军飞行员的安全,并要求对待美国人要客气一些。 营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日军探子很快发现了美军飞行员的踪迹,驻守盐城的日军立即派出上百人前来搜捕。新四军部队在转移过程中与日军遭遇,爆发了激烈战斗。林发英果断指挥部队迎击,为转移美军飞行员争取时间。 关键时刻,林发英做出了牺牲自己的决定。他带着一个班留在小河边阻击追兵,让庚德信护送美军飞行员继续撤退。林发英和战士们用生命为代价,确保了美军飞行员的安全撤离。当枪声沉寂后,这些英勇的新四军战士再也没有回来。 五名美军飞行员最终安全抵达新四军第一师师部。粟裕亲自接见了他们,通过翻译表达了中国军民对盟军的友谊。其中一名叫戴维的飞行员多次竖起大拇指,用简单的中文说着”谢谢”,眼中含着热泪。 新四军勇救40多名美军飞行员的事迹鲜为人知,但这确实是抗战期间中美军民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苏中地区的营救行动,体现了新四军官兵的国际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 抗战胜利后,获救的美军飞行员始终没有忘记中国军民的救命之恩。戴维等人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当年的救命恩人。80年代,已经年过花甲的戴维专程来到中国,在当地政府帮助下找到了当年参与营救的一些老战士。 2023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宴会上讲述了中国军民勇救美国飞行员的故事。虽然习主席提到的是杜立特行动,但苏中地区的这次营救同样见证了中美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结下的深厚友谊。 林发英等牺牲的新四军战士被追认为烈士,他们的英勇事迹在部队中广为传颂。庚德信后来成长为优秀的军事干部,但他始终铭记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铭记战友们的英勇牺牲。梅嘉生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为新中国的建设继续奉献力量。 这次营救行动不仅挽救了五名美军飞行员的生命,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民族危亡时刻表现出的博大胸怀和国际主义精神。在那个炮火连天的年代,中美两国军民为了共同的反法西斯目标并肩作战,用血与火铸就了跨越太平洋的深厚友谊。

0 阅读:61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