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进展”的回声 阿拉斯加一别,两天后,特朗普在“真实社交”甩下一句:“在俄

秋恒看军事 2025-08-18 15:31:17

“重大进展”的回声 阿拉斯加一别,两天后,特朗普在“真实社交”甩下一句:“在俄罗斯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拭目以待。”熟悉的悬念式台词,信息没几滴,先把“话筒控制权”拿到手,这点他一向熟。 问题是,15 日普特会对外只剩一句——“气氛积极、无协议”。停火没有,文本没有。真有变化,恐怕在会场外的“护送队伍”——欧洲领袖们罕见集体押送泽连斯基赴美。 为什么“组团”? 冯德莱恩、默茨、马克龙、斯塔默、梅洛尼、吕特、斯图布,一个不落。表面声援,实质看场。谁都不想重演 2 月底的“白宫冲突”:三人在镜头前顶牛,乌方提前离场,特朗普、万斯回头扣个“不敬”。这回人多,至少压得住:冯德莱恩捆住欧盟,吕特锚住北约,斯图布和特朗普有“高球私交”——该硬的硬,该软的软,别让谈判失速。 华盛顿要什么? 鲁比奥把话挑明:想要和平,双方都得让步,路还长。翻译:美国不当白嫖的“停火保荐人”,也不背“保到底”的锅——更像把“三方会”框架摆台面,谁要签字谁负责。 “安全保障”是另一根线。美方特使声称,美欧可能给乌一个“类第五条”的安排,还说“美俄就此达成一致”。这话分量不轻,但目前就他在说。眼下确定的,还是 18 日白宫这场面谈——看完先看能不能排上“三方会”的日程,再看怎么写进纸面。 基辅的难题与底线 泽连斯基在布鲁塞尔把话摆直:入欧当安全保障的一部分;领土只在领导人层面谈;乌宪法不允许放弃或交易领土。对内它是政治刚性,对外它是谈判硬壳。硬壳护得住舆论,护不住战场就很难说了。 战场消息并不“加分”。俄任命的赫尔松行政长官放风:乌军“准备撤离”,还在出口架反无人机网“确保撤退”。乌方未回应。真假先不论,这类放话就是心理针——先把对面顶在被动位上。 莫斯科的节奏 普京和特朗普谈完,立刻电话通报卢卡申科、托卡耶夫、米尔济约耶夫。先稳后院,再压前线。外媒传的“条件包”——乌撤出顿涅茨克、南线冻结——到底是试探价还是底价,很快能从华盛顿的配套动作看出门道。 中东与街头:噪音也会入账 黑海之外同样不安静。胡塞声称用“巴勒斯坦-2”打本·古里安机场,以军说拦了,并夜袭萨那发电站;以色列国内同时多地抗议,催换俘、催停火。外压叠内耗——不是会桌变量,却会被算进各方的心算里。 大洋彼岸也在漏气:西雅图珠宝店 90 秒被端走 200 万美元;马尼拉两名日本公民中枪身亡;加航空乘罢工、两百多航班砍掉又“延后复航”。治安、罢工、链路卡顿,构成谈判的舆论背景音——“给点看得见的进展”,不止乌克兰需要,国内选民也要。 这盘棋怎么下? 三点先压在这儿: 特朗普的“重大进展”更像流程管理:把“停火—三方会—安全保障”打包成节奏,先做议程控制,再分段摘果。哪怕只是“向协议迈一步”,也是政治收益。 欧洲“组团护送”,是抢回话语权:不想再被美俄单线交易边缘化。会场上有人压场、有人递话、有人灭火,既防乌方被“单挑”逼退,也防再演翻车现场。 基辅的硬底线撞上软战场:宪法红线是内需,安全伞是生存需,中间是现实。没有一个能回国交差的“成果包”,任何松口都会反噬。 至于接下来,看三件硬指标: 白宫会后有没有能对表的文字; “类第五条”是安慰性句式,还是真有触发条款; 三方会是否给出明确时间表。 这三样缺一,“重大进展”就还是一句漂亮话。 参考资料:《 深夜突发!特朗普宣布:在俄罗斯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拭目以待”!美国务卿:俄乌要达成和平协议,双方必须做出让步-中国基金报 》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秋恒看军事

秋恒看军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