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1986年,中越边境老山,一位战士要上211高地。临行前军长敬他茅台酒,

芸霄记史 2025-08-17 12:20:15

[月亮]1986年,中越边境老山,一位战士要上211高地。临行前军长敬他茅台酒,师长把自己的00001战斗编号戴在他胸前,战友们抱着他恸哭,唯有他自己,若无其事。   这位战士名叫邢志强,他的平静与周围的悲壮形成了鲜明对比,仿佛对即将面临的生死考验毫不在意。然而,211高地绝不是普通的前线阵地。   这块几十米长、宽度更窄的山头,扼守着一条至关重要的运输通道,谁控制它,就能掐住敌方的后勤命脉。因为这,双方在这片狭小的土地上反复争夺,牺牲无数,战士们暗地里称它为“绞肉机”。   第47军刚奉命前来轮战,接管211高地的任务让指挥部犯了难。军长钱树根看着手下那些年轻的面孔,实在不忍心派人去面对几乎必死的局面。   可前线兄弟部队已经拼到极限,换防刻不容缓。在誓师大会上,钱军长硬着头皮宣布了这个任务。   会场安静了一瞬,紧接着邢志强站了起来,声音铿锵:“这高地,我去守!”他的果断让大家既意外又感动。指挥部商量后,决定让他带着潘久田和白世寿,组成三人小组,奔赴211高地。   邢志强来自甘肃庆阳,家里兄弟五个,父亲曾是王震将军的警卫员。他觉得自己是党员,又是班长,危险时候得冲在前头。家里兄弟多,即便自己回不去,父母也有依靠。   这理由朴实,却让人动容。出征前,钱军长拿出珍藏的茅台为三人敬酒,师长黄俊杰摘下自己的“00001”号战斗标牌,郑重别在邢志强胸前,像是把部队的荣誉交到了他手上。   邢志强只留下一句:“我活着,阵地就在!”便带着战友上了高地。   踏上211高地,三人才看清它的残酷。阵地不过是岩石缝里的几个猫耳洞,空间小到只能蜷身待着。邢志强选了最前方的哨位,离敌人近到能听见他们的动静。   这里环境恶劣,烈日下洞里热得能烫熟东西,雨季积水冰冷刺骨。蚊虫毒蛇四处乱窜,伤口一烂就是一片。吃饭、喝水、解手全在一个小洞里,出去一步都可能挨冷枪。   第一晚,敌人就摸黑偷袭。邢志强三人靠着地形优势,迅速反击,击退了敌人。之后,他们日夜轮班,连睡觉都不敢放松,几天下来眼睛熬得通红。   后来一次战斗,潘久田和白世寿受重伤撤了下去,后方补了两个新兵上来。连长让邢志强也撤,他却不肯,说自己熟悉地形和敌人路数,换新人可能代价更大。连长拗不过,同意他留下。   邢志强在高地上守了117天。战友换了一拨又一拨,有的伤了,有的再没回来。他24岁生日那天,连长冒着炮火送来一只烧鸡,军长钱树根还通过电话为他唱了生日歌。   在那狭小的猫耳洞里,这个硬汉眼眶湿了。他用行动兑现了承诺,人在,阵地就在。   今天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很难体会那种环境下的艰难,但他选择坚守的勇气提醒我们,责任和担当永不过时。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需要一份为他人挺身而出的精神。他的故事激励我们,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要守住自己的“阵地”。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对邢志强故事的感受,一起聊聊他的选择给我们带来的启发!  

0 阅读:349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