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对抗原来只是幌子?特朗普真正目的暴露,中国可能是唯一打破美计划的国家。美媒分

蕊蕊聊过去 2025-08-16 14:21:04

中美对抗原来只是幌子?特朗普真正目的暴露,中国可能是唯一打破美计划的国家。美媒分析,特朗普的愿景可能是中俄美三分天下。但事实上美国只想让中国当廉价商品工厂。 中美贸易摩擦表面风起云涌,背后藏着啥猫腻?特朗普的真实意图渐渐浮出水面,中国会不会成为打破美方算盘的那个关键力量?美媒说,特朗普想中俄美三分天下,可事实上,美国就是想让中国继续当廉价商品的制造基地。这场博弈远没结束,谁能笑到最后? 特朗普上台后就把矛头对准中美经济关系。2017年他就职,2018年3月签署备忘录,启动对华301调查。接着对钢铁铝制品加征关税,税率25%和10%。美方说这是为减少贸易逆差,可谈判中要求中国多买美国大豆玉米天然气,总额数百亿美元。这显示美国不是想完全脱钩,而是希望中国当出口市场。 贸易逆差问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美国消费依赖进口,中国制造业有优势。特朗普强调美国优先,但政策挑着来,对半导体管制严,对低端供应链却睁只眼闭只眼。这暴露意图,限制中国高端转型,保留低成本好处。 美媒分析,这策略从奥巴马亚太再平衡开始,到特朗普关税战,再到拜登印太框架,一脉相承。目的是通过经济军事手段,让中国留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特朗普说贸易战好赢,可结果中国部分履行采购承诺,格局没大变。美国企业成本涨,从越南印度转进口,但核心技术还握在美日韩手里。 特朗普愿景涉及中俄美三极划分。一些报道说,他想拉拢俄罗斯孤立中国,逆转尼克松时代策略。俄罗斯经济靠能源出口,中国是主要买家,两国通过上合组织和金砖深化合作。特朗普推动制造业回流,但回归的多是低附加值环节,高端设计留在本土或盟国。 美方投资澳大利亚稀土矿,建立替代供应链,避免依赖中国资源。这行动暴露真实目标,让中国继续产纺织基本电子部件,不挑战芯片新能源定价权。中国5G专利全球领先,新能源汽车出口激增,这些突破扰乱美国布局。 特朗普时期第一阶段协议2020年1月签署,要求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开放金融市场。可执行中分歧大,中国同意部分条款,坚持核心工业政策如补贴机制。美媒认为,三分天下构想自欺欺人,美国容不下中国成对等对手。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指责中国不公贸易,但政策常与盟国协调,如联合欧盟施压,却没完全统一。俄罗斯因素复杂,特朗普不愿中俄走近,但缓和对俄制裁,反倒推动两国紧密。地缘经济竞争中,美国用关税杠杆调整供应链,但全球分工已融合。 中国通过双循环战略,强调内需自主创新,减少对美依赖。一带一路扩展到东南亚非洲,建立基建网络,形成新经济圈。半导体领域,中芯国际推进制程优化,虽面临禁令,通过本土研发缩小差距。美方抱怨中国垄断稀土,却在缅甸投资矿产,显示绕道策略。 贸易战成本在美国显现,消费者物价涨,农场主出口少受损。特朗普团队内部分歧,有的强硬遏制,有的注重交易。媒体报道,特朗普政策圈视中国为威胁,但商业人士认可中国效率。贸易战没实现零和,中国经济韧性强,通过科技投资市场多元化应对。 俄罗斯扮演关键角色,特朗普通过乌克兰施压,没打破中俄能源贸易。分析认为,三分愿景忽略现实,中俄共享反对西方霸权目标,合作超经济层面。拜登上台后延续技术封锁,如扩展实体清单,但中国在量子计算AI进步显著。 全球视角下,美国推印太经济框架,吸引日韩,却难掩供应链脆弱。特朗普时期贸易逆差短期降,长期没逆转,中国出口结构优化,向高端倾斜。美媒吐槽,这种对抗幌子下,是防止中国分享利润。 后续发展中,中国用实力回应,通过BRICS扩大影响力,挑战美元主导。特朗普愿景落空,中国成为打破计划的关键力量。地缘博弈中,美国低估中国适应性,从制造业升级到绿色转型,重塑格局。

0 阅读:60

猜你喜欢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