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欧盟和美国就实现和平的五项原则达成一致 8月13日,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表示,欧盟领导人与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共同制定了五项实现和平的原则,在与俄罗斯在阿拉斯加举行会谈前应予以考虑。泽连斯基在与默茨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称,在电话交谈中已与特朗普就相关立场达成一致。 此次和平原则的提出正值美俄领导人会晤前夕。根据白通社等媒体报道,德国总理默茨在与泽连斯基的会谈中明确表示,欧盟与乌克兰共同制定的五项原则是“确保欧洲安全利益的底线”。 据路透社报道,默茨在会谈中特别提到,欧洲不能接受“大国在欧洲土地上进行交易而忽视乌克兰利益”的局面,这一表述被解读为对历史上慕尼黑协定等事件的直接回应,旨在避免欧洲再次因大国博弈而牺牲中小国家利益。 美国的立场变化尤为值得关注。特朗普政府此前曾因推动《乌美矿产协议》与乌克兰产生摩擦,要求以稀土资源开采权换取军事援助,引发泽连斯基的强烈不满。 但此次特朗普在电话中明确支持五项原则,甚至公开表示“乌克兰的领土问题只能由泽连斯基决定”,这一转变被分析人士认为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欧洲领导人通过密集外交施压,迫使美国在谈判中纳入欧洲安全关切;另一方面,特朗普试图通过促成俄乌停火塑造个人政治形象,为可能的2028年大选积累筹码。彭博社援引白宫内部消息称,特朗普团队希望通过阿拉斯加会谈展现“外交突破”,而五项原则的提出为其提供了谈判框架。 俄罗斯的反应则充满对抗意味。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在回应中强调,俄方坚持“领土换停火”的基本原则,即乌克兰必须承认俄罗斯对乌东四州的控制权,否则谈判无从谈起。 这一立场与五项原则中“先停火后谈领土”的要求直接冲突。与此同时,俄军在顿巴斯地区的军事行动持续升级,据俄媒报道,俄军已于8月12日突破乌军在阿夫迪夫卡的防线,显示出俄方试图通过战场优势增强谈判筹码的意图。俄外交部还警告称,若西方继续升级制裁,俄罗斯将采取“对等反制措施”,包括限制对欧洲的能源供应。 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折射出复杂的利益考量。其中,“乌克兰必须直接参与所有谈判”条款针对的是此前美俄私下接触的潜在风险。2025年2月,特朗普曾试图推动美俄直接谈判解决乌克兰问题,引发欧洲强烈反弹。 此次欧盟与乌克兰联合提出这一原则,旨在确保基辅当局的核心地位,避免重蹈被大国交易牺牲的覆辙。“筹备乌美俄三方会谈”则是对美俄双边模式的修正,欧洲希望通过多边框架平衡美国影响力,同时确保自身安全关切被纳入议程。 安全保障机制的设计是另一焦点。根据默茨与泽连斯基的表述,这一机制将包括“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安全承诺”和“欧洲多国联合驻军”等内容。 但具体如何实施仍存在争议:美国明确表示不会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而欧洲国家在军费分摊问题上尚未达成一致。此外,俄方已多次表示反对任何形式的外国驻军,认为这是对俄罗斯安全空间的侵犯。这种分歧使得安全保障机制的落实面临巨大挑战。 制裁条款的威慑力同样存在疑问。欧盟此前已对俄罗斯实施17轮制裁,但效果有限。斯洛伐克等国因能源依赖问题多次反对进一步制裁,而印度、土耳其等第三国仍在扩大对俄能源进口。 这一动态对国际格局的影响正在显现。首先,美欧乌三方的协调行动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了因矿产协议争端而受损的跨大西洋关系。特朗普在电话中承诺“不会单方面决定乌克兰命运”,被视为对欧洲立场的妥协。其次,五项原则的提出重塑了谈判议程,将俄方置于“支持战争”的道德压力之下。 泽连斯基在新闻发布会上特别强调,若俄罗斯拒绝停火,将被国际社会视为“和平进程的破坏者”。此外,这一框架为中国等第三方国家参与斡旋提供了新的空间,中方此前提出的“所有当事方参与”原则与五项原则中的多边主义精神存在交集。 然而,实现这些原则的道路布满荆棘。首先,俄方已明确拒绝接受“先停火后谈领土”的顺序,普京在8月14日的国情咨文中再次强调“乌东四州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其次,安全保障机制的具体设计仍需解决法律和军事层面的多重障碍,例如欧洲国家是否愿意为乌克兰承担防务义务,以及如何协调北约与欧盟的不同安全架构。此外,特朗普的政治动机也引发质疑,有分析认为其支持五项原则更多是为了在阿拉斯加会谈中争取主动,而非真正致力于长期和平。 然而,真正的和平不仅需要原则共识,更需要各方在核心利益上的实质性妥协。阿拉斯加会谈能否将这些原则转化为具体成果,仍有待观察。
乌克兰、欧盟和美国就实现和平的五项原则达成一致 8月13日,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
天天纪闻
2025-08-14 17:17:40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