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谈地点选在军事基地,禁止所有飞行器领空,特朗普是真怕普京在美国出事 白宫已经

天天纪闻 2025-08-14 12:17:33

会谈地点选在军事基地,禁止所有飞行器领空,特朗普是真怕普京在美国出事 白宫已经确认,特朗普和普京将会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市郊的联合军事基地会面。同时,美国媒体也爆料称,特朗普也下令,在会谈当天,完全关闭安克雷奇领空,所有飞行器都不得升空。 特朗普为了保证普京的绝对安全,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首先看安全层面。普京作为俄罗斯总统,其安全级别本就极高,而此次出访美国更是敏感。国际刑事法院曾在2023年对普京发出通缉令,虽然美国并非该法院成员国,但历史上拜登政府曾施压蒙古国要求逮捕普京的先例仍在。   这种背景下,俄方对普京的安全顾虑绝非空穴来风。俄媒直言“消灭普京的诱惑太大了”,一旦其遭遇不测,俄罗斯权力中枢可能陷入混乱。而美国特勤局虽有能力保护外国领导人,但军事基地的天然优势在于其封闭性和可控性。   埃尔门多夫-理查森基地作为美国空军重要驻地,拥有完善的防空系统、地面安保力量和情报监控网络,能将潜在风险降至最低。关闭领空则是进一步消除空中威胁,避免无人机、私人飞机等意外干扰,这种“零风险”的空域管理模式,在国际外交场合并不多见。   再看政治动机。特朗普此次安排充满个人风格烙印。他一贯擅长通过制造话题吸引关注,选择军事基地会面本身就是一种政治信号:既显示对普京的重视,又暗示会谈内容涉及敏感的战略议题。   关闭领空的极端措施更像是一场“安全秀”,既能对外展示其“保护盟友”的姿态,又能为后续谈判增加筹码。从历史经验看,特朗普在外交场合偏好“极限施压”与“交易艺术”结合的策略,此次将普京置于自己掌控的军事环境中,或许是想在心理层面占据主动。   更深层的原因与美俄关系的历史恩怨有关。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俄关系跌至冰点。普京此次访美,是其自冲突以来首次踏上美国领土,本身就带有破冰意味。   而选择阿拉斯加这个特殊地点,更具象征意义。这片土地曾是俄罗斯领土,1867年以720万美元卖给美国,如今却成为两国领导人会晤的场所,这种历史反差本身就充满戏剧性。   特朗普在公开场合两次口误称“要去俄罗斯见普京”,虽被媒体纠正,但侧面反映出阿拉斯加在美俄认知中的特殊地位。军事基地的选择,或许也是为了淡化政治色彩,营造一种“纯粹事务性会谈”的氛围,避免外界过度解读。   地缘战略层面的考量同样不可忽视。阿拉斯加位于北极圈边缘,是美俄在北极地区博弈的前沿。普京此行计划推介俄美在北极的深度合作项目,而美国近年来也在加强北极军事部署。   军事基地的选址可能便于双方直接讨论北极资源开发、航道控制等敏感议题,避免民用场所的信息泄露。此外,阿拉斯加远离美国本土政治中心,能减少国内政治势力的干扰。   特朗普此前多次表示“俄乌冲突是拜登的战争”,试图将自己塑造成“和平缔造者”,在阿拉斯加的封闭环境中谈判,可降低国内舆论对其“亲俄”的批评声浪。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安排也暗含对第三方的防范。乌克兰和欧盟对美俄直接会谈高度警惕。泽连斯基明确表示“任何没有乌克兰参与的决定都行不通”,而欧盟担心美俄绕过自己达成协议会削弱其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话语权。   军事基地的封闭性恰好能减少外界对会谈内容的刺探,避免谈判细节过早泄露引发连锁反应。关闭领空则进一步切断了可能的情报收集渠道,确保美俄能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中讨论乌克兰停火、领土交换等核心议题。   从俄方的角度看,普京同意在军事基地会面,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冒险。俄国防部已提升核三位一体战备状态至古巴导弹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这种“以核威慑保安全”的策略,既显示对美方的不信任,也表明俄方为推动谈判不惜代价的决心。   而特朗普愿意提供军事基地作为会谈场所,某种程度上也是向俄方释放善意——毕竟在美军基地内,普京的安保主要依赖美方力量,这种“把安全交给对手”的信任姿态,在美俄关系史上并不多见。   还需考虑技术层面的现实需求。普京的专机从莫斯科飞往阿拉斯加需10到11小时,途中需经多个敏感空域。俄方为确保飞行安全,必然要求美方提供航路保障,而关闭安克雷奇领空可简化空中管制流程,避免专机降落时与其他航班冲突。   军事基地的跑道条件也更适合大型专机起降,埃尔门多夫基地拥有3000米长的跑道,能满足包括总统专机在内的各类机型需求。这种技术性安排看似细节,实则是保障会谈顺利进行的基础。   最后要看到,这种安排背后折射出国际秩序的深刻变迁。在传统外交场合,领导人会面多选择中立国家或国际机构所在地,但此次美俄却将地点定在军事基地,反映出当前国际信任体系的脆弱。  

0 阅读:252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