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老太太年迈体弱,就让在广州工作的女儿辞职回来,母女签订协议,她把490万卖房款给女儿,女儿承担她养老和丧葬费用。以及租房费用。女儿支付3年房租后,一次性为母亲交20万养老院费用,不料老人只住了5个月就坚持租房。女儿提议用养老院费用抵前2个季度的租金,老人大怒,起诉到法院,要求撤销赠与,要求女儿返还490万。法院判了! 在北京的一家法庭上,原告席上的靳大妈白发苍苍,而被告席上坐着的,竟是她唯一的亲生女儿吕某。母亲眼里是失望和寒心,女儿脸上则写满委屈。 靳大妈的诉求,让旁听的人都感到惊讶:她要求法官撤销一份赠与女儿近五百万元的“亲情合同”,并全额返还。 这事得从几年前说起。靳大妈在北京独居,年纪大了,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愈发感到孤独。她唯一的女儿吕某,却远在广州打拼。为了让女儿能回到身边,安顿自己的晚年,靳大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卖掉自己唯一的房子。 2021年,房子卖了490万,她把这笔巨款给了女儿,条件只有一个,让女儿辞掉广州的工作,回北京专职照顾她。 面对母亲的恳求和这笔巨款,吕某动心了。她放弃了在广州的事业回到北京,靳大妈也如约将卖房款中的490万转给了她。口头承诺还不够,为了踏实,母女俩在2023年12月还补签了一份协议。 协议由女儿执笔,白纸黑字写得清楚:母亲赠与房款,女儿则要承担母亲未来的所有养老开销,从生活费、医疗费到租房费,还有之后的丧葬费。协议签完,母女关系确实好了一阵子。吕某给母亲租了房,按时付租金,看起来一切都很好。 回到北京后,吕某没有和母亲同住,而是自己另外租房,并给母亲请了保姆。或许是独居的孤独感并没有因为女儿的回归而消失,靳大妈主动提出,想去养老院试试集体生活。 女儿吕某也同意,还一次性支付了20万元的高价费用。可靳大妈在养老院只住了5个月就实在待不下去,坚决要搬出来。 养老院退还了十几万费用,吕某认为这笔钱理所当然应该先用来支付母亲接下来的房租。但靳大妈不同意。金钱上的分歧,让母女间第一次出现了裂痕,之后或许是对养老院退费的事耿耿于怀,吕某做出了一个让她后悔的决定:她停掉了母亲2024年第二和第三季度的房租。 在靳大妈看来,这已不是几万块钱的事,而是女儿的承诺打了水漂,自己的养老保障成了一句空话。她把全部身家和希望都押在了女儿身上,可这才刚开始,女儿就因为钱的问题违背了最核心的约定。 靳大妈在微信上反复催促,可得到的却是沉默。直到2024年8月,吕某才转来一笔钱,付了第四季度的房租,但之前欠下的两个季度,却始终没补。因为这个原因,让靳大妈算是看清了女儿,也死心了,于是就将女儿告上法庭,要求收回之前的赠与。 法庭上,靳大妈的聊天记录显示,女儿确实未按时支付房租,构成了根本违约。吕某虽然也拿出了自己过往支付房租、养老院费用的记录,并反复强调自己为此放弃了事业,但这些都无法掩盖她中断支付房租这一事实。 法院认为,这份赠与是附条件的,女儿吕某作为受赠人,没有完全履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有权撤销赠与,要求吕某返还实际收到的480万元。 其实,吕女士可能从一开始就没完全理解母亲的真实需求。母亲要的是女儿在身边的陪伴,而不仅仅是一个养老方案的“项目经理”。送去养老院,即便初衷是好的,也与母亲的根本愿望不一样。 因为养老院退费这点“小钱”就意气用事,用停付房租这种极端方式来对抗,直接触发了协议的“解除条款”,可谓因小失大。 最后,她也许低估了那480万在母亲心中的分量,那不是一笔酬劳,而是一位老人晚年全部的安全感。她也忘了,无论有没有这份协议,赡养父母本就是法定义务。 这件事给我们提了个醒:亲情无价,别让金钱变成冰冷的桎梏,毁了最珍贵的东西。毕竟,再多的钱也买不来母女这前世修来的缘分。 信源:光明网
扬言要“当面强奸女儿”的民警,一审被判8年。2024年1月的时候,上海一对母女
【4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