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美军在日军尸体上发现了日军挥刀斩首澳大利亚陆军中士伦纳德的照片,照片登报后,当时只有七百多万人口的澳大利亚,有超一百万人报名要求上战场消灭日寇。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4年,新几内亚战事接近尾声,美军在清理战场时,从一名阵亡日军军官的皮包里,翻出了一叠用胶片冲洗好的照片,其中一张,画面凝固在一个令人窒息的瞬间,泥泞的海滩上,一名被绑住双手的澳大利亚中士跪在地面,背脊挺直,眼神坚定。 身后一名日军军官高高举起武士刀,刀锋在阳光下反射出冷光,这张照片原本是日军自认为的战利品,拍摄它的目的,是为了炫耀武力,震慑对手,然而当它跨越海洋,传到澳大利亚报纸的版面时,却意外点燃了一个民族的怒火。 照片中的人名叫伦纳德·西福雷特,是澳大利亚陆军的一名中士,隶属于特种作战部队,此前,他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执行秘密任务,肩负着侦察敌情的重任,那是一片潮湿而炎热的热带雨林,毒蛇、蚊虫与埋伏的敌军同样危险。 伦纳德与战友隐秘行动,却在一次转移过程中遭到亲日土著的出卖,落入日军之手,被捕后的他经受了长时间的逼问与折磨,却始终没有透露半句情报,日军恼羞成怒,将他押往海滩,当众行刑,还刻意安排摄影记录全程。 几乎在同一时期,英属新加坡的防线崩溃,1.5万澳大利亚官兵与大批英联邦士兵一同沦为战俘,被押往泰国与缅甸交界地修筑“死亡铁路”,那是一条丛林深处的铁路,每一公里的修建都伴随着成百上千条生命的消逝,饥饿、酷暑与暴虐令数千澳军客死异乡。 当照片被美军转交给澳大利亚军方,并很快刊登在报纸上时,全国的气氛瞬间沸腾,总人口仅七百多万的国家,在短短几周内,征兵站迎来了超过一百万份报名,退伍的老兵主动归队,年近半百的农场主放下农具,工厂工人暂别机器,年轻的学生瞒报年龄只为早日上前线。 还有大批女性志愿投身后勤支援,从医护、通信到物资运输,无一不渗透着复仇与保卫家园的决心,那一刻,人们的想法极为简单——绝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再一次发生。 随后的新几内亚战役中,澳大利亚军队的作风明显变化,他们与盟军协同推进,采取了彻底封锁的战术,将日军困在丛林与山地之间,切断一切补给。 失去粮食的日军不得不捕食野生动物,甚至啃食树皮、翻找昆虫维生,澳军的围堵行动持续数月,拒绝接受投降的方针使战场成为一场消耗到底的较量,等到战事结束,被困的数十万日军仅有极少数幸存者走出密林,绝大多数葬身于这片热带雨林之中。 战争结束后,澳大利亚并未将这股怒火留在战场,他们在战犯审判中投入大量精力,追查并抓获了直接参与斩首伦纳德的刽子手,以及下令行刑的指挥官。 1947年,相关责任人被送上绞刑架,除此之外,澳大利亚还独立起诉了大批乙、丙级战犯,处决人数在盟国中位居前列,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法律的裁决,更是对战争中无辜牺牲者的交代。 这张本意用来恐吓对手的照片,最终演变成号召全民奋起的旗帜,它让澳大利亚在二战的尾声中汇聚起前所未有的力量,也让伦纳德·西福雷特的名字,与那个时代所有为抗击侵略而牺牲的人一样,被铭刻在历史的石碑上,永不褪色。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1944年9月3日上午,记者铮石看见在南河滩,鲁中八路军100多把刺刀对日军1
【3评论】【4点赞】
用户40xxx68
澳大利亚军队也是很残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