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将儿媳鲁王妃凌迟处死后,她61岁的老父亲汤和长跪不起,含泪说道:“臣还有一

勇敢小妹 2025-08-09 15:37:08

朱元璋将儿媳鲁王妃凌迟处死后,她61岁的老父亲汤和长跪不起,含泪说道:“臣还有一小女,愿做鲁王继妃!”3年后,鲁王被毒死,年纪轻轻就守寡的继妃十分怨恨:“都是姐姐害了我!” ​​这桩发生在洪武年间的皇家秘事,藏着开国功臣汤家和朱家最拧巴的纠葛。要弄清这里面的弯弯绕,得先说说第一位鲁王妃——汤和的大女儿,汤氏。 ​​鲁王朱檀是朱元璋第十子,刚出生就被封王,娶汤和长女时才八岁。汤氏嫁过来那年也不过十岁出头,两个孩子凑成的婚姻,说到底是朱元璋给老兄弟汤和的恩典。汤和是跟着朱元璋从濠州起兵的元老,刀里来火里去,身上的伤疤比军功章还多。把女儿嫁给皇子,等于给汤家拴上了皇家的金锁链,谁都以为这是天大的福气。 朱元璋那会儿刚坐稳龙椅没几年,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他出身草莽,见惯了人心险恶,当了皇帝后更是把“规矩”看得比命重——尤其是皇家的规矩。儿子们哪怕是吃奶的娃娃,只要封了王,就得有王的样子;功臣家的女儿嫁入皇家,就得守皇家的本分,半点差错都不能有。他对汤和是信的,但这份信里,藏着随时能收回来的警惕。 汤和。61岁的年纪,早就不是当年那个跟朱元璋在濠州街头喝劣质烧酒的愣头青了。他跟着朱元璋打了一辈子仗,看着胡惟庸被满门抄斩,看着李善长被赐死,早就把“保命”俩字刻进了骨头里。大女儿被凌迟那天,他没敢哭,只是跪在宫门外,膝盖压着青石板,从天亮到天黑,像块不会说话的石头。他太清楚,朱元璋杀的不只是一个王妃,是在敲打所有功臣:皇家的恩宠,说收就能收。 鲁王朱檀呢?小时候也是个粉雕玉琢的孩子,朱元璋挺疼他,封地给在兖州,那是块富庶地方。可长到十五六岁,这孩子像是被什么迷了心窍,迷上了炼丹。他觉得当王爷不够,想长生不老,天天在王府里烧丹,还听信方士的话,抓了民间的小男孩进宫,说是炼丹需要“童男纯阳之气”。兖州百姓哭得震天,这事很快传到了南京。 大女儿汤氏,没拦住。有人说她是管不住丈夫,有人说她甚至帮着遮掩过——毕竟是夫妻,她总想着帮丈夫瞒一时是一时。可皇家的事,哪有“一时”可言?朱元璋派人一查,火冒三丈,给朱檀定了“淫虐”的罪,至于汤氏,“助纣为虐,罪不容诛”。 凌迟那天,汤和没去看。他只是在家烧了一炷香,香灰落下来,烫了手也没知觉。 然后就有了宫门前那一幕。他说“臣还有一小女”时,声音抖得像秋风里的叶子。小女儿才十三岁,刚会绣几朵像样的花,连王府的门都没进过。可汤和没得选,献女儿,是告诉朱元璋:汤家还是那个听话的汤家,您想怎么处置都行。 朱元璋盯着他看了半晌,说了个“准”字。 小女儿嫁过去那年,朱檀刚受了罚——朱元璋没杀他,却把他的头发剃了,算是羞辱。他收敛了些,不再明目张胆炼丹,但眼神里总透着股阴鸷。小女儿在王府里过得战战兢兢,见了丈夫就发抖,见了宫里来的人更怕。她常常想起姐姐,想起小时候姐姐给她梳辫子的样子,心里又怕又怨。 三年后,朱檀还是死了。不是炼丹炸了炉,是被人毒死的——谁下的手,没人敢查。有人说是朱元璋怕他再惹祸,有人说是兖州百姓的报复,反正死了,年仅二十岁。 小女儿成了寡妇,才十六岁。她把自己关在房里,砸碎了所有能砸的东西,哭着喊“都是姐姐害了我”。她恨姐姐没拦住姐夫,恨父亲把她推进火坑,更恨那座金碧辉煌的王府,吞了她的姐姐,又吞了她的青春。 汤和来看过她一次,拄着拐杖,背驼得像座桥。他没说什么,只是给她带了一盒她小时候爱吃的酥糖。酥糖化在嘴里,甜得发苦。 后来,小女儿没再嫁。她在兖州王府里住了一辈子,活到六十多岁,无儿无女。临死前,她让人把姐姐的遗物——一支断了齿的木梳,跟自己葬在一起。 汤和活了七十岁,是少数善终的开国功臣。他死前把家里的兵权全交了出去,连朱元璋赏赐的田地都退了大半。有人说他聪明,有人说他窝囊。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支断了齿的木梳,在他心里硌了多少年。 这桩事,藏在《明史》的角落里,没多少字。可字里行间,全是功臣的无奈,是女子的悲哀。皇家的联姻,从来不是红线,是绳索,一头拴着富贵,一头拴着刀。汤和以为献女儿能保命,却不知那刀,早就悬在了汤家每个人的头顶。 信息来源:据《明史·诸王传》《明史·汤和传》及《国朝典故》等相关记载整理

0 阅读:0
勇敢小妹

勇敢小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