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打猎时,侍卫救了乾隆的命,乾隆喘息着,感激地看着这个侍卫:“你想要什么赏赐啊

勇敢小妹 2025-08-08 07:36:55

一次打猎时,侍卫救了乾隆的命,乾隆喘息着,感激地看着这个侍卫:“你想要什么赏赐啊,尽管提!”侍卫看着乾隆旁边的宫女说道:“就赏我一个宫女吧!” 乾隆十二年那秋天,皇上带着大伙儿去木兰围场打猎。皇上亲自上阵,带着王公大臣、八旗的高手们浩浩荡荡。海兰察,这位鄂温克族的猛男,从小就当兵,勇猛得很,立了好多大功,已经做到了一等侍卫,皇上特别看重他。 木兰围场的风裹着松脂香掠过马蹄,海兰察的鹿皮靴踩过满地金黄的桦树叶,箭囊里的雕翎箭晃出细碎的响。他望着前方林子里晃动的黄羊群,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腰间那枚铜铃——那是额娘临终前塞给他的,说“听见铃铛响,就像阿玛在喊你回家”。 三日前在伊逊河畔,他刚亲手埋了阿玛。老猎人中了风,临去前攥着他的手说:“咱鄂温克人不该困在围场里当死士,你替阿玛看看,山外头的月亮是不是圆的。”可今儿一早,皇帝的圣旨就到了营帐:“海兰察,明日随驾木兰围猎,朕要亲眼见见你的箭法。” 变故发生在未时三刻。乾隆骑的黑骏马突然惊起,前蹄刨起的泥土里滚出个黑乎乎的东西——是准噶尔人埋下的狼夹子。皇帝的鹿皮护膝被扯开道口子,鲜血渗出来,在黄缎子裤腿上洇成朵暗花。随行的侍卫都吓傻了,海兰察却像头被激怒的豹子,抄起腰刀就往林子里冲。 那狼夹子的铁齿咬进马腿的瞬间,海兰察的箭也到了。他左手拎着马缰,右手扣弦的手稳得像山岩,箭簇擦着皇帝的衣摆钉进树干,尾羽上的红绸被风掀得猎猎作响。“陛下,”他单膝跪在血泊里,声音哑得像砂纸,“这夹子是准噶尔细作的,臣已记下他们的脚印,三日后准能端了老巢。” 乾隆捂着渗血的胳膊,盯着眼前这个浑身是土的侍卫。海兰察的鹿皮袄被撕开条口子,露出里面补丁摞补丁的青布衫——那是阿玛当年打猎时穿的旧衣,改小了给他穿的。皇帝忽然想起,去年冬夜在自己书房值夜的海兰察,怀里总揣着个布包,说是“给额娘带的药”,可后来宫女说,那布包里是晒干的野山参,和太医院开的方子一模一样。 “你要什么赏赐?”乾隆的声音里带着劫后余生的轻快,他指着不远处垂首站着的宫女,“瞧见没?这是刚从江南选来的绣娘,手最巧不过。” 海兰察抬头,目光掠过那宫女的裙角。她穿月白杭绸衫子,腕子上系着根红绳,绳结是鄂温克人特有的“吉祥结”。他的喉结动了动,声音发颤:“臣...臣要这个宫女。” “哦?”乾隆挑眉,“你怎知她是?”其实他早看出来了——这宫女是上个月从科尔喀部送来的,说是“懂些医理”,可入宫后就病恹恹的,连针都拿不稳。此刻那宫女听见这话,突然抬头,眼眶里的泪砸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她叫乌云珠。”海兰察蹲下来,轻轻替她擦掉眼泪,“是我阿玛在科尔喀山收的养女。十年前雪灾,阿玛救了她全家,她娘临死前把孩子托付给我。”他从怀里掏出个褪色的布包,里面是串檀木佛珠,“这是她娘的遗物,她说要亲手还给亲人。” 乾隆接过佛珠,摸到珠子上的刻痕——每道刻痕都深得能嵌进肉里。“你为何不早说?” “臣怕...”海兰察低头揪着衣角,“怕皇上嫌我是走后门的。” “糊涂!”乾隆一巴掌拍在他背上,“你救朕的命时,可曾想过走后门?”他转向乌云珠,“你既是他救下的,便是他的家人。从今日起,你跟着海兰察,缺什么少什么,只管跟朕说。” 后来的事,宫里的人都说奇。海兰察还是那个不爱说话的侍卫,可皇帝总爱召他去御书房,有时候聊打猎,有时候聊准噶尔的军情。乌云珠每日在偏殿熬药,药香飘满整个延禧宫,连太后都说“这丫头熬的药比太医院的还苦,倒有股子暖人心脾的劲儿”。 乾隆二十年的冬天,海兰察在伊犁平定叛乱时中了箭伤。乌云珠裹着貂裘,跟着御医在雪地里跑了三天三夜。她跪在军帐里,用鄂温克人的土办法给他拔箭,眼泪滴在血污里,和着雪水冻成冰碴子。“阿玛说过,”她抽噎着,“鄂温克男人的血,要用来保护想保护的人。” 海兰察摸着她的头笑:“我现在保护的,是我最金贵的宝贝。” 再后来,乾隆退位做了太上皇,海兰察告老还乡。他带着乌云珠回了科尔喀,盖了间茅草屋,门前种满了野山参。每年秋天,他都会在院门口挂串铜铃,风一吹,叮叮当当的响,像极了当年木兰围场上的风声。 有人说,曾在海兰察的墓前见过块石碑,上面刻着两行字:“弓弦勒进骨血里的是忠,药罐熬出温度的是爱。”也有人说,乌云珠活到了九十岁,临终前还攥着那串檀木佛珠,嘴里念叨着:“阿玛,阿姊,我没给你们丢脸。” (注:本文核心情节参考《清史稿·海兰察传》及乾隆朝《内务府选宫女档》,鄂温克族民俗细节参考《鄂温克族社会历史调查》。)

0 阅读:1302

评论列表

天空海阔

天空海阔

13
2025-08-08 07:55

美化满清

用户10xxx58

用户10xxx58

2
2025-08-08 14:21

能写部小说了

猜你喜欢

勇敢小妹

勇敢小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