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浙江土匪头目王鼎山,派出2名女土匪来到浙东抗日根据地,竟然希望新四军能够接济40万发子弹。可是,新四军司令员居然同意了土匪头目的请求,不过有一个条件。 王鼎山,原名王金龙,1910年出生在浙江嵊县一个普通人家。小时候跟爹学木匠,长大后靠这手艺吃饭。可人生哪有那么顺,一次跟当地恶霸起冲突,他失手把人打死,没辙,只能跑路。他带着一帮兄弟上了高塘山,这地方地势险要,成了他们的老巢。跟一般土匪不一样,王鼎山有点“原则”,不许手下祸害老百姓,专抢富户和贪官,抢来的东西还分点给穷苦村民。所以他在当地名声还不赖,有时候甚至帮村民调解纠纷,还护着他们不被日伪欺负。到了1944年,他手下有几百号人,日子却不好过了。 那年头,抗战打得正激烈,国民党不光忙着对付日本人,还想抢抗战胜利的果子,抽空就收拾地方武装。王鼎山的部队被国民党盯上了,围剿一次比一次狠。山里弹药本来就少,打着打着几乎见底了。缺子弹等于没命,王鼎山急了眼。他听说新四军在浙东抗日根据地混得不错,有组织有纪律,还能跟日军硬碰硬,就动了心思。他派了两名女土匪下山,找到新四军,开口就要40万发子弹。这数字不是随便瞎喊的,估计是他算了算部队打下去的底气。 新四军这边也不好过。1944年春,浙东的抗日形势紧张得要命,日军扫荡不停,国民党还时不时捣乱。新四军弹药本来就紧巴巴,40万发子弹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司令员何克希接到这请求,眉头肯定皱成了川字。可他没直接回绝,因为王鼎山的部队战斗力不弱,收编过来能给抗战加一把力。当时新四军缺人缺枪,能拉拢任何能打的队伍都是赚的。何克希跟政委谭启龙商量后,拍板决定:接纳王鼎山的人,但不给子弹,得换个条件。 新四军不是傻子,不会白白给土匪送弹药。何克希的条件很实在:王鼎山得带着部队加入新四军,接受整编,归到正规编制里,服从指挥。弹药不直接给,但新四军提供组织支持和后勤保障,意思是你入伙后吃喝不愁,打仗有靠山。这条件听着简单,其实挺狠。王鼎山得放弃山大王的自由,带着弟兄们从土匪变正规军,还得听命令,不能再干抢劫勒索的勾当。对新四军来说,这招既省了子弹,又多了兵力,一举两得。 王鼎山接到这答复,估计心里翻江倒海。他当土匪当惯了,自由散漫惯了,现在要受管制,谁乐意啊?可现实摆在眼前:不加入新四军,国民党迟早把他剿了,日本人也不会放过他。思来想去,他拍了桌子,决定带着弟兄们下山投靠。1945年1月1日,新四军在四明山梁弄开了欢迎大会,王鼎山带着370个战斗人员和一千多家属正式入伙,部队被编成嵊新奉大队,他当大队长。这下,四明山百年的匪患算是断了根。 这事儿里还有个关键人物,陈山。他原名杨时俊,1917年出生在宁波,后来搬到新昌。这家伙从小聪明,初中毕业后当过老师,还写诗写文章,挺有才。1935年,他搞了个“南鹿学社”,拉着一帮年轻人宣传抗日。1938年,他加入共产党,后来干宣传、当记者,胆子大得很,还从日伪手里越狱过。1944年,王鼎山派人求援时,陈山正好在新四军干宣传。他接了信,觉得这事儿有搞头,就跑去跟何克希汇报,还亲自上山跟王鼎山谈条件。他嘴皮子利索,把新四军的想法讲得清楚明白,王鼎山听完才点了头。 王鼎山这帮人加入后,没让人失望。嵊新奉大队靠着熟悉地形的优势,带着新四军跟日军干了好几仗,打得挺漂亮。抗战胜利后,王鼎山因为战功升了职,当上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三旅九团副团长,还入了党。后来他还参与剿匪和保卫新中国,晚年得了表彰,日子过得安稳。陈山呢,战后转去做文化工作,写了《红灯记》这样的剧本,还出了不少诗集,把抗战的事儿记了下来。他后来在浙江省文联干得风生水起,带了不少年轻作家。
此人军衔不好评,元帅、大将都可能,他说:苏联同职务是元帅“1955年3月15日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