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不尊,一把年纪了还要离婚”,2021年,河南一位农妇,靠写诗成名,还受邀去北京参加联合国组织的演讲,岂料,她回来后给丈夫20万提离婚:想找个爱我的人…… 天还没亮,韩仕梅已经挑着水桶,走在结霜的田间小路上。寒风刺骨,她却习惯了这样的清晨。三十年来,她每天早起晚睡,操持家务,伺候婆家,还债、种地、养儿育女。她的丈夫张强(化名),一个反应迟钝、嗜赌成性的男人,从未给过她一丝温暖。唯一让她心动的,是手中那支磨秃的铅笔和偷来的片刻宁静,写下那些无人问津的诗句。 2020年,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改变了这一切。韩仕梅鼓起勇气,将自己的诗发到网上。她的诗没有华丽辞藻,却带着泥土的芬芳和生活的沉重:“田里汗流尽,心头苦不言。”网友们被她的真挚打动,称她为“田埂上的诗人”。粉丝从几十到几千,再到几十万,她的账号成了无数人深夜的慰藉。 2021年11月,联合国妇女署注意到了这位河南农妇。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竟被邀请到北京,站在联合国会议的讲台上,分享她的诗和故事。那一刻,韩仕梅穿着借来的红色外套,站在闪亮的灯光下,声音微微颤抖:“我写诗,不是为了出名,是为了让心里的苦有地方去。”台下掌声如潮,她却在想,回到村里,她还是那个被丈夫冷落的女人吗? 演讲后的韩仕梅变了。她开始思考,这辈子难道只能被困在无爱的婚姻里?她攒下了20万元稿费,决定用这笔钱换自由。她对丈夫提出离婚:“我给你20万,只求你放我走,我想找个真正爱我的人。”张强愣住了,随即暴跳如雷:“你疯了?都这把年纪了还想跑?”村里人议论纷纷,有人嘲笑她“为老不尊”,有人说她被名气冲昏了头。 离婚的念头像一粒种子,在韩仕梅心中生根发芽,但现实如同一座大山压在她身上。丈夫的反对只是开始,儿女的泪水才是她最大的软肋。女儿即将高考,哭着求她:“妈,你别走,家里不能散!”儿子也沉默不语,眼神里满是责备。韩仕梅的内心天人交战:是选择自己渴望的自由,还是继续为家庭牺牲?更让她犹豫的是,村里的流言如刀,邻居们指指点点:“她一个农妇,飞上枝头就忘了本?” 据澎湃新闻2021年5月1日报道,韩仕梅曾计划一场“离婚逃跑计划”,但最终因女儿高考撤回了诉讼。她的诗作在快手等平台广为流传,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由的渴望。新华每日电讯2021年3月18日曾称她为“电讯人物”,记录了她如何通过诗歌找到自我。 韩仕梅的童年也是悲惨的。出生时因胎位不正,母亲认为她是不祥之人,甚至想将她淹死。父亲的阻拦保住了她的命,却无法改变她被母亲嫌弃的命运。初中辍学后,她被母亲以3000元彩礼“卖”给了张强。婚后,丈夫的赌博和暴力让她身心俱疲。据网易新闻2024年11月16日报道,韩仕梅在怀孕时仍需干重活,婆家只将她视为“传宗接代”的工具。 然而,诗歌成了她的救赎。那些在田间地头写下的诗句,不仅让她被世界看见,也唤醒了她对自由的渴望。2021年的联合国演讲,成了她命运的转折点。她站在台上,望向台下陌生的面孔,仿佛看到了另一个可能的自己——一个不必为家庭牺牲全部的自己。 离婚的决定并非一蹴而就。韩仕梅曾尝试绝食抗争母亲的包办婚姻,却失败了。如今,她再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回到村里,面对丈夫的冷眼和孩子的挽留,她犹豫了。20万元的稿费,是她半生心血的结晶,也是她通向自由的筹码。但孩子的泪水让她想起自己的童年——那个被母亲抛弃的小女孩。她不想让儿女重蹈覆辙。 最终,韩仕梅选择了妥协。她撤回了离婚诉讼,回到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家。但变化悄然发生。张强戒了赌,开始小心翼翼地对待她,生怕她再次提出离开。村里的流言渐渐平息,韩仕梅的诗却越写越多。她在网上写道:“我未逃出牢笼,却学会了飞翔。” 夕阳西下,韩仕梅坐在田埂上,手中的笔依旧在纸上沙沙作响。她没有离婚,却用诗歌为自己开辟了一片自由的天空。她的故事,仍在继续。 韩仕梅的经历不仅是个人的觉醒,也折射出中国农村女性在新时代的转型。根据中国妇女报2023年报道,农村女性通过短视频平台展示才华的案例日益增多,如山东的“巧妇9妹”和四川的“李子柒”,她们用内容创作改变了命运。联合国妇女署2022年数据显示,中国女性在数字经济中的参与度逐年上升,农村女性尤为突出,约占短视频创作者的35%。韩仕梅的诗歌不仅是个人表达,也成为无数女性追求自我价值的象征。她的选择虽未完全挣脱传统束缚,却为更多女性点亮了希望之光。
“为老不尊,一把年纪了还要离婚”,2021年,河南一位农妇,靠写诗成名,还受邀去
静雅蝉鸣扰梦闲
2025-08-06 16:53:3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