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毛泽东被捕后,在押去处死路上,突然对一名团丁说:“老哥,我腿疼,伤筋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8-05 09:13:16

1927年,毛泽东被捕后,在押去处死路上,突然对一名团丁说:“老哥,我腿疼,伤筋了!”团丁走近后,毛主席凑团丁耳边说了一句话,竟靠着机智逃走了。  

1927年9月8日,浏阳张坊镇的山道上,一个身材高大的“商人”被民团士兵推搡前行。  

他就是毛主席,时年34岁,表面身份是安源煤矿采购员,实际是即将爆发的秋收起义的最高领导人。  

就在起义爆发前一天,这位前敌委员会书记落入了国民党地方武装之手。当时国民党“清乡”运动达到高潮,数以百计的共产党嫌疑分子被枪决,押送队伍正将他送往团防局总部处死。  

毛主席深知此行凶多吉少,他早先从同志潘心源那里借了几十块银元,此刻这些银元成为他唯一的希望。  

押送途中,他试图用银元贿赂士兵,说他从一个同志那里借了几十块钱,打算贿赂押送他的人放了他。押送的普通士兵本来就是雇佣兵,对处决他并不感兴趣,同意收钱放人,但领队的队长却坚决不干。  

幸好,队伍走到距团防局约200米的地方时,那里的地形让事情出现了转机,因为那里一侧是稻田,一侧则是山林。  

然后,毛主席突然将口袋里的银元撒向地面,押送士兵们见到白花花的银元,顿时乱作一团去争抢银元。就在这空档,毛主席猛地挣脱束缚,转身冲进茂密的山林中。

  毛主席狂奔至一处高地,发现下方有一处水塘,四周长满一人多高的杂草,他毫不犹豫跳入草丛藏身。  

据毛主席后来回忆,有好多次他们走得很近,有一两次他几乎可以用手触摸到他们。甚至有五六次他自己都放弃了希望,认为自己一定会再次被抓住,可是不知怎么的他没有被他们发现。直到天黑了,搜捕者才离去。  

  当四周安静下来时,毛主席才爬出水塘,却发现鞋子早已跑丢,双脚伤痕累累。他光着脚翻山越岭,在黑暗中艰难前行,就在体力透支之际,遇到砍柴归来的农民陈九兴。  

陈九兴没有多问,而是将毛泽东带回自己家休息,请毛主席吃饭,次日还送了毛主席草鞋、雨伞和干粮。  

陈九兴更为毛主席指点了通往铜鼓的安全路线,让毛主席得以在9月10日抵达工农革命军第三团团部。  

这段经历被毛泽东视为人生最危险的时刻,脱险后第三天,毛泽东在铜鼓大沙洲检阅部队,正式打出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发动秋收起义。  

虽然起义最终放弃攻打长沙转向农村,却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历史证明,正是这条道路引导中国共产党由弱变强,最终夺取全国政权。  

毛主席的脱险细节蕴含着革命智慧,他敏锐洞察到雇佣兵与队长立场的差异,利用银元制造机会。而选择水塘草丛藏身,则体现了他对地形的精准把握;赤脚夜行更展现出顽强的意志。  

更关键的是,农民陈九兴的无私救助印证了毛泽东“依靠群众”思想的现实基础,这种鱼水情深的党群关系,成为日后革命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根基。  

1927年的惊险脱险是毛主席革命生涯的生死转折点,更是中国革命道路的关键节点。几枚银元,一口水塘,一位农民,共同改变了历史走向。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