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的一天,一个外地商人向李时珍求诊。李时珍号完脉后,发现商人得了绝症,不便

吴仁磊说 2025-08-04 13:19:58

明朝时期的一天,一个外地商人向李时珍求诊。李时珍号完脉后,发现商人得了绝症,不便明说,给他开了药,嘱咐他赶紧回家,生怕他死在半路上。哪知一年以后,外地商人拿着谢礼来找李时珍。

那天清晨的雾气还没散尽,李时珍像往常一样推开医馆的木门,潮湿的木轴发出熟悉的吱呀声。

门刚开一半,突然有个黑影顺着门板滑了下来,吓得他差点喊出声。

那是个穿着绸缎衣裳的中年男人,脸白得像刷了层石灰,嘴唇泛着不正常的青紫色。

后面赶来的马夫鞋上全是泥,一看就是连夜赶路的模样,嗓子哑得几乎说不出话,只一个劲儿作揖求李时珍救命。

诊脉时李时珍的手指刚搭上去就心里一沉,这脉象他太熟悉了,像煮糊的粥似的又黏又滞,分明是《黄帝内经》里说的"真脏脉现"。

他偷偷瞄了眼商人腰间挂的玉佩,成色极好的和田玉,怕是值几十两银子。这

样的人要是知道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保不齐当场就能厥过去。

药柜最底层有个青瓷罐,里头是他用三七、灵芝配的续命方,虽不能根治,好歹能拖些时日。

抓药时他故意把药包得哗啦响,嘴上说着"按时服药定能好转",眼睛却不敢看马夫。

商人走后李时珍三天没睡踏实,他总梦见官差抬着尸体来问罪,说病人死在半道上了,没想到第二年开春,那商人居然红光满面地回来了,身后小厮抬着整匹的苏绣当谢礼。

原来商人走到汉口时遇上个云游道士,给改了药方添了味铁皮石斛,连服三个月居然能下床走动了,这事后来被记在《本草纲目》草部卷十二,李时珍特意补了句"医者当知变通"。

现代医学专家分析这个病例时提出不同看法,武汉中医药大学的王教授在2023年《中华医史杂志》上发文,认为商人可能只是重度贫血合并慢性中毒。

明代商旅常随身携带含铅的劣质酒壶,长期使用会导致铅中毒,症状与绝症极为相似。

而铁皮石斛恰巧富含天然硒元素,能促进铅代谢,这解释为何道士的方子见效。

北京同仁堂的老药师则翻出库房档案,发现明代蕲州一带确实流行过用三七粉掺雄黄治怪病的偏方,雄黄含砷反倒会加重病情。

这个故事最让人唏嘘的是医者的两难,李时珍当年要是直说"你准备后事吧",商人可能当场吓死;说假话又违背医德。

那商人后来在蕲州开了间绸缎庄,招牌就叫"再生号",现在去湖北蕲春旅游,导游还会指着青石街上一处老宅说这是当年李时珍救活大商人的地方。

有意思的是,当地药材市场至今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药商清晨开张头笔生意不打折,据说是纪念那位天没亮就来求医的商人。

0 阅读:92

猜你喜欢

吴仁磊说

吴仁磊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