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汉文帝刘恒的节俭,不仅仅在汉朝,就是历史数百位皇帝里绝对是“抠门界”的顶流。

张家古楼 2025-08-03 21:05:31

要说汉文帝刘恒的节俭,不仅仅在汉朝,就是历史数百位皇帝里绝对是“抠门界”的顶流。  先看他那身龙袍,说是帝王礼服,实则跟打了补丁的旧棉袄有得一拼,穿到磨破了边,还让宫女缝缝补补继续扛。有回大臣瞅着实在不像话,劝他换件新的,他还瞪眼睛:“新料子不要钱?百姓纳的税,能省一点是一点!”估计当时绣娘都在心里吐槽:陛下这龙袍上的补丁,都快比龙纹还显眼了。不仅是自己,他对嫔妃的要求也很严苛,衣服裙子不能太长,拖地就是浪费。  还有建露台这事儿。有回他心血来潮想整个观景台,叫来工匠一算账建鹿台得百金。刘恒一听当场拍板,百金够十户中等人家一年的开销了,这台咱不建了。  就连他的陵墓,也透着一股“极简风”。别的皇帝恨不得把金山银山往墓里塞,他倒好,明令禁止用金银铜锡当陪葬品,全用瓦器凑合。还特意交代,坟头别堆太高,别占了老百姓的耕地。这操作,怕是让后世那些想盗墓的都犯愁:这墓里能有啥?顶多几坛子咸菜?  宫里人私下都传,陛下的节俭已经到了“魔怔”程度:御膳房想加个肉菜,得层层审批;太监们用竹简都得反过来再写一遍,生怕浪费了竹片;有回过年想给大臣发点福利,盘算了半天,最后改成了“口头嘉奖”,理由是省钱办大事。 就凭这股子抠门劲儿,文帝在位时,朝廷少花一分,百姓就少缴一分税,几年下来,仓库里的粮食堆成了山,铜钱多得串钱的绳子都烂了。后来的“文景之治”,其实根子就在这儿——一个会过日子的皇帝,比十个只会花钱的暴君靠谱多了。 能把节俭过成治国智慧,这本事,古往今来没几个皇帝能比。

0 阅读:42

猜你喜欢

张家古楼

张家古楼

聊点你感兴趣的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