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2年,秦桧的后人秦大士成了殿试第一名,乾隆问他:”百官都传你祖上是宋朝的秦桧,果真如此吗?“秦大士的一句回答,巧妙的化解了危机。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752年的紫禁城笼罩在皇太后六十圣寿的喜庆中,乾隆帝为彰显孝道特开万寿恩科。
当新科状元秦大士跪伏在鎏金地砖上时,殿内蟠龙藻井投下的阴影恰好掠过他的朝服补子。
乾隆摩挲着青玉扳指突然发问:"百官都传你祖上是宋朝的秦桧,果真如此?"
这句话像块冰砸进滚油里,连举着孔雀翎宫扇的太监都僵住了手腕,秦大士的脊背在锦鸡纹补子下绷得笔直,汗珠顺着朝珠的珊瑚串往下滑,他清楚此刻每个字都可能断送仕途甚至性命。
这个出生在南京聚宝门内小巷的才子,十岁就能写出让私塾先生瞠目的策论。
少年时他替人写春联赚的铜钱能买下整条街的桂花糕,二十三岁中举却因科举腐败苦等十五年。
直到太后恩科那篇《松柏有心赋》惊艳全场,连乾隆都调侃"状元有无心之赋,试官无有眼之人"。
可谁都没想到金殿传胪的荣耀时刻,会变成关乎家族清白的生死考场。
秦大士抬头时瞥见乾隆案头摊开的《宋史·秦桧传》,墨迹新鲜的朱批在"莫须有"三字旁画了赤圈。
他忽然想起赴考前在关帝庙抽到的签文"静观其变",此刻电光石火间吐出七个字:"一朝天子一朝臣。"
这话像把钥匙,咔哒一声解开了乾隆眉心的疙瘩,既没否认血统引来欺君之罪,又暗示明君麾下必出忠臣,更把秦桧奸佞归咎于南宋昏君,这话术精妙得让后世公关专家都叹服。
其实秦大士家族谱系藏着段隐秘往事,他的直系先祖是秦梓,那位因弟弟秦桧陷害岳飞而辞官隐居的清官。
这就像老天爷写的讽刺剧,同一个家族既出过跪在岳飞墓前的奸佞,也出过修订《大清律例》的能臣。
后来秦大士游西湖时,面对铁铸的秦桧跪像写下"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十四字里藏着多少代人的如释重负。
这位状元郎的传奇不止在庙堂,他偷过同僚珍藏的《张迁碑》拓片,临终时友人却哭着把拓片烧给他;在夫子庙题写"东南第一学"的匾额时,手腕悬空三寸力透板木,教皇子读书敢把戒尺拍在《论语》上说"字句不通如何治国"。
最绝的是有考生行贿求上榜,他直接怼回去:"文章自有公道,何须铜臭污纸墨!"
这种混着书呆气和侠客气的做派,倒像极了被祖先耽误了三百年的江湖快意。
南京秦状元巷的老槐树还记得,辞官归乡的秦大士在瞻园种下柏梓桐椐四棵树,取"百子同居"的谐音。
他长子秦承恩后来官至直隶总督,秦家从"奸臣之后"翻身成"五世三翰"的望族。
这故事最动人的不是逆袭套路,而是历史给了个公平的补考机会, 当秦大士跪在乾隆面前时,他替整个家族答对了那道迟到六百年的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