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张学良听说王家烈没有坐过飞机,就邀请他在天上飞一圈,谁知王家烈一上飞机,脸色大变,叹道:“坏了,我上当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35年的中国,局势如同一盘暗流涌动的棋局,那年春天,蒋介石坐镇贵阳,名义上是为“督师剿共”,实则暗藏削藩之志。
贵州军阀王家烈虽察觉危机,却未料到一场看似平常的飞行邀约,会成为他政治生涯的转折点。
贵阳的四月,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紧张,张学良从武汉专程飞抵贵阳,表面是例行公事,实则是奉蒋介石之命执行一项特殊任务。
两人在密谈中,蒋介石将计划全盘托出,他要彻底解决贵州的地方势力问题。
张学良听完眉头紧锁,这场权力游戏的残酷性远超预期,但作为蒋介石的盟友,他只能点头应允。当晚,王家烈在官邸设宴款待二人。
席间觥筹交错,王家烈热情介绍贵州风物,蒋介石微笑颔首,张学良则不时插话调节气氛。
三人各怀心思的谈笑,像极了那个时代军阀与中央博弈的缩影,表面和气,暗地角力。
宴会结束后,张学良提出返程武汉,蒋介石顺势让王家烈亲自送行,这个看似客套的安排,实为计划的关键一环。
机场道别时,张学良突然驻足问道:“王主席可曾坐过飞机?”
王家烈憨厚一笑:“让少帅见笑,我这还没开过洋荤。”张学良当即邀请他体验飞行,承诺只绕贵阳盘旋片刻。
对飞行充满好奇的王家烈欣然登机,殊不知舷梯收起那刻,便是他贵州霸主生涯的终点。
飞机冲破云层时,王家烈还沉浸在初次飞行的新奇中,但当他发现飞机并非绕城而是径直向东,脸色瞬间煞白。
张学良这才掏出蒋介石的手令,任命王家烈为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即刻赴武汉就职。
这份明升暗降的调令,彻底剥夺了他的军权与地盘,舷窗外翻滚的云海,恰似王家烈此刻的心绪:从执掌贵州军政大权的“贵州王”,到沦为无实权的虚职将领,命运转折竟来得如此猝不及防。
这场空中政变并非临时起意。早在红军长征进入贵州时,蒋介石就布下连环局。
他先派薛岳率中央军入黔,以“协防剿共”之名控制贵阳;再逼迫王家烈在省主席与军长职务间二选一。
当王家烈选择保留军权后,蒋介石又通过克扣军饷、策反其部下何知重、柏辉章等师长,逐步瓦解25军战斗力。
王家烈夫人万淑芬试图通过“夫人外交”挽回局面,精心筹备接待宋美龄,却被对方以“身体不适”婉拒,这记软刀子,比战场上的明枪更令人绝望。
张学良的飞行陷阱,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飞机降落后,蒋介石立即派人抄查王家烈在贵阳的宅邸,彻底斩断其与贵州的联系。
颇具讽刺的是,被诟病“怕老婆”的王家烈,最终在新中国找到归宿。
1959年毛泽东接见他时那句“历史已经翻篇”,让这位曾经的军阀在文史工作中重获价值。
而当年那位设计诱捕他的张学良,数月后却因西安事变沦为阶下囚,乱世中的命运轮回,有时比戏剧更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