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一位庙里的老和尚对毛主席说了一句话,“这黄河,谁都游得,唯有您不行”。此后毛主席真的从未游过黄河,老和尚为何这样说? 1947年,解放战争进入关键阶段,人民解放军在陕北战场连战连捷,国民党军队渐露败象。秋日,毛主席率党中央机关驻扎佳县,指挥全国战局。一日,他登白云山,山间古木参天,石径蜿蜒,远处黄河奔流,浪声如雷。随行人员介绍,山顶白云寺香火鼎盛,寺中老和尚德高望重,精通佛理。 毛主席未进寺庙,却在山道尽头的石亭前偶遇老和尚。老和尚身披灰袍,手持念珠,须发如雪,眼神清亮。他停步合十,向毛主席一行问好。随行人员请老和尚为众人指点,老和尚逐一回应,独对毛主席称“施主”,并说施主气度非凡,肩负重任。毛主席摆手笑言,山野之间无首长之称。老和尚微微颔首,邀众人入寺小憩。寺内青石铺地,钟声悠扬,墙上佛像庄严。毛主席坐于木椅,端起老和尚递来的清茶,茶香袅袅。交谈中,老和尚提及毛主席喜爱游泳,话题一转,郑重说道,施主水性虽佳,江河湖海皆可畅游,唯黄河不可涉足。 毛主席放下茶杯,起身踱至窗前,推开木窗,远眺黄河,水流湍急,浪花撞石,声震山谷。老和尚缓缓解释,黄河水势凶险,暗礁密布,漩涡频生,非一般河流可比,施主若下水,恐有不测。更重要的是,黄河乃中华文明之源,承载民族命脉,施主肩负国家未来,需以敬畏之心待之。老和尚言毕,双手合十,目光坚定。毛主席听后,拍拍老和尚肩头,点头表示记下此言,随即转身离去。 翌年春,党中央东渡黄河,前往西柏坡。渡船上,河风凛冽,冰块撞击船舷,发出清脆声响。一年轻战士问毛主席可曾游过黄河,毛主席摇头说不曾。战士追问是否因老和尚之言,毛主席凝视河面,答道,更因自幼对黄河心怀敬畏。它孕育中华文明,见证民族历史,需以尊重护之,此乃民族之情,非他故。1951年与1955年,黄河洪灾肆虐,毛主席视察灾情,目睹百姓流离,叹息不已,力推治黄工程,却始终未下水游泳。1918年,青年毛主席初见黄河,为其浩荡气势震撼,又见洪灾之苦,记忆深刻。1936年,他于黄河边作《沁园春·雪》,歌颂山河壮美。晚年,毛主席忆及老和尚之言,感慨犹存。 老和尚的劝告,结合毛主席对黄河的敬畏,促成他一生未游黄河的决定。这不仅是对自然力量的尊重,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深沉热爱。毛主席以行动诠释了对母亲河的守护,后续治黄工程的推进,延续了这份责任与情怀。
1947年,一位庙里的老和尚对毛主席说了一句话,“这黄河,谁都游得,唯有您不行”
落叶随风呀
2025-08-01 19:14:17
0
阅读: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