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45年,杨贵妃不小心弹错一个音符,61岁的玄宗突然抄起玉笛,狠狠砸向她的脖颈——血珠溅在华清池的玉阶上,像撒了一地红荔枝。 (《开元天宝遗事》载:"玄宗性躁,尝掷玉笛伤贵妃颈") 杨贵妃闷哼一声,手里的琵琶"哐当"掉在地上,弦断了一根。她捂着脖子往后退,鬓边的金步摇撞在汉白玉栏杆上,碎成几片。温热的血顺着指缝往外渗,滴在水绿色的纱裙上,洇出一朵朵深色的花。 旁边伺候的宫女吓得跪了一地,头埋在地上不敢抬。谁都知道,陛下这几年脾气越来越怪。前阵子不过是梨园弟子唱错一句《霓裳羽衣曲》,他就把人家杖责三十,赶出了宫。可对贵妃,向来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怎么今天动这么大肝火? 说起来,这对君臣兼伴侣的缘分,本就带着点拧巴。玄宗年轻时多英武啊,扳倒韦后,诛杀太平公主,一手开创开元盛世,朝堂上的老臣谁不佩服?可自从52岁那年在华清池遇见22岁的杨玉环,整个人都变了。放着早朝不上,陪她在骊山泡温泉;为了让她吃上新鲜荔枝,命人快马加鞭从岭南赶了三千里路,跑死多少马都不在乎。宫里人私下说,陛下看贵妃的眼神,比看江山还热乎。 可帝王的爱,哪能真像寻常夫妻那样纯粹?杨贵妃得宠后,她的哥哥杨国忠从一个市井无赖,一路做到宰相;三个姐姐都被封了夫人,出入宫廷比公主还体面。朝堂上但凡有人敢说杨家一句不是,轻则贬官,重则杀头。玄宗嘴上不说,心里明镜似的——他纵容杨家,既是讨贵妃欢心,也是想借外戚势力制衡那些功高盖主的老臣。这种平衡术玩久了,心里头能不躁吗? 就说这次弹错音符的曲子,是玄宗亲手谱的《紫云回》,据说灵感来自他梦见贵妃踩着云气飘上天。他教了贵妃半个月,昨天还笑着说"玉环弹得比朕还好",今天怎么就翻了脸?有人猜,是头天宰相张九龄的儿子递了奏折,说杨国忠在江南搜刮民财,玄宗压着没发落,心里正窝火。也有人说,是安禄山刚从范阳送来的密信里,隐隐透着对杨家的不满,让他觉得眼皮子跳。 杨贵妃捂着脖子,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没敢掉下来。她太懂这个男人了。他是帝王,是天子,高兴时能把天下最好的东西捧到你面前,不高兴时,一句话就能让你粉身碎骨。当年她从寿王妃变成贵妃,不就是因为他一句话?这些年看着他对梅妃的冷淡,对废后王氏的绝情,她夜里常睡不着——自己会不会有一天,也落得那样的下场? "哭什么?"玄宗的声音带着点沙哑,刚才的戾气消了大半。他看着玉阶上的血珠,又看看贵妃纱裙上的深色痕迹,突然觉得手有点抖。他走过去,想碰她的脖子,又缩了回来,最后捡起地上断了弦的琵琶,"弦断了,朕再给你做一把更好的。" 杨贵妃没说话,只是低着头。她知道,这事儿就算过去了。明天他还会像往常一样,陪她看曲江的花,听梨园的戏。可刚才玉笛砸过来的瞬间,那种冰冷的恐惧,怕是一辈子都忘不了。 宫里的人后来都说,那天的血珠渗进玉阶,洗了三天都没洗干净。再后来,每到荔枝成熟的季节,贵妃路过那截玉阶,脚步总会慢半拍。而玄宗,再也没在她面前弹过《紫云回》。 有人说,帝王的爱里,从来都藏着刀子。你享受他给的荣宠,就得挨着他挥的刀。也有人说,杨贵妃该知足了,至少玄宗挥刀后会后悔。可反过来想,要是没有那些荣宠,又哪来挨刀的机会呢?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公元745年,杨贵妃不小心弹错一个音符,61岁的玄宗突然抄起玉笛,狠狠砸向她的脖
佳佳怡
2025-07-30 17:34:4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