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被张召忠说中了?掏空国库建造的2艘航母,如今彻底沦为废铁 张召忠在军事圈里挺有名的,退休前是海军少将,现在常在节目里聊国际军事情势。他的话有时候听起来直白,但总能点到点子上。 早几年,他就对英国建的两艘航母发表过看法,说英国经济扛不住这么大的开销,航母建好后很可能成鸡肋。 2019年的时候,他具体说过,英国的双航母三年内难形成战斗力,五年后可能得考虑卖掉或封存一艘。 好多人觉得他太悲观了,毕竟英国海军当年是日不落帝国,建航母也算找回点面子。现在看,这两艘航母的日子确实不好过,虽然没彻底报废,但问题一大堆,维护成本高,英国政府头疼不已。 90年代,英国海军老舰艇该换了,1998年战略评估提出建新航母的想法,但钱不够,计划拖到2007年才批准。 2009年7月,首舰伊丽莎白女王号在苏格兰罗塞斯船厂开工,2011年5月二号舰威尔士亲王号跟上。总预算最初36亿英镑,后来涨到62亿,还不算飞机和护航舰的钱。 英国政府为了这事,挪用了不少民生资金,议会辩论了好多次。船厂工人加班加点,但材料和设计上省了点,导致后期问题多。 2014年7月,伊丽莎白号下水,2017年12月服役;威尔士号2019年12月服役。建好后,英国海军吹得挺响,说这是皇家海军复兴的标志,能搭载F-35B战机,重振海上力量。 张召忠当时就泼冷水。他在节目里说,英国经济从二战后就没完全恢复,财政紧张,建航母等于给自己加负担。航母不是建好就行,后续维护、舰载机、护航编队都得花钱。 英国没那么多预算,航母很可能闲置或成累赘。他还算了笔账,英国GDP不如从前,海军预算有限,双航母一开销,别的项目就得缩水。 果然,服役后问题就来了。伊丽莎白号2017年海试漏水,每小时200升,2023年3月又漏一次。威尔士号2020年5月渗水,2022年8月出港没多久,右舷螺旋桨轴断裂,被拖回修理,花了2500万英镑,修了九个月。 这些故障不是小事,暴露了建造时赶工的毛病,轴没对齐,材料不顶用。 到现在,伊丽莎白号刚从维护中出来,7月18日从朴茨茅斯出海海试,这是服役后第一次大修,升级了导航和推进系统。 计划去罗塞斯干船坞继续修,到2026年初才能完全恢复。 威尔士号倒是活跃点,4月22日率打击群出发,去印太地区部署,途经地中海、新加坡,6月23日停新加坡,7月去澳大利亚参加“护身军刀”演习,还和美国航母乔治·华盛顿号在帝汶海会合。 编队带了18架F-35B、反潜直升机啥的,参与多国演习,计划去日本停靠。但这不代表没问题,维护成本高,英国海军规模小,护航舰不够用。 2024年2月,伊丽莎白号螺旋桨出故障,退出北约演习;威尔士号2024年9月有直升机坠毁,2025年6月一架F-35B在印度迫降。 张召忠的预测部分应验了。他说的三年内难形成战斗力,确实,伊丽莎白号2021年初才初步作战能力,威尔士号2023年。 五年后考虑出售或封存,现在看,英国媒体2024年就报道过资金短缺,可能卖威尔士号,印度有兴趣接盘,但没成真。 英国政府2025年预算报告显示,海军开支超标,还得拆几十艘退役核潜艇,花100亿英镑以上。海军规模2027年预计比法国意大利小,战斗力下降。这些都和张召忠分析的经济压力吻合。 为什么英国非要建呢?二战后,英国海军实力大减,从全球霸主变二流,爱面子,想靠航母找回感觉。航母在现代战争中是海上力量象征,但不是每个国家都玩得起。 美国有11艘,还得砸钱维护;英国就两艘,经济又不行,等于咬牙硬上。 结果,航母没让海军重回巅峰,反而成国际笑柄。2021年伊丽莎白号穿越南海,一架F-35B坠海;2023年威尔士号试飞无人机,还行,但整体看,部署次数少,多数时间在修。 张召忠的评论不是针对英国人,而是提醒,军事决策得量力而行。他常说,航母不是玩具,得有经济底子支撑。英国这事,给其他国家敲警钟,别盲目跟风。 像印度,也建航母,但问题多,成本高。 英国现在面临经济压力,通胀高,民生开支大,海军预算被挤。2025年,威尔士号在印太秀肌肉,但背后是借盟友力量,美国提供飞机,日本合作演习。单靠自己,难维持双航母常备。 航母后续发展,张召忠预言可能成真。 英国考虑用无人机替换部分直升机,2023年项目启动,但钱从哪来?2025年,计划加电磁弹射和拦阻索,飞高性能无人机,但预算不确定。 海军还得处理老潜艇拆解,资金缺口大。媒体猜测,英国可能卖一艘给盟友,缓解压力。威尔士号现在部署印太,证明还有用,但长期看,维护费会拖累。 伊丽莎白号修好后,可能轮换,但双航母同时出动难。
真被张召忠说中了?掏空国库建造的2艘航母,如今彻底沦为废铁 张召忠在军事圈里挺
古凌国际
2025-07-30 11:52:18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