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泰国和柬埔寨边境的冲突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场冲突从2025年7月24日开始,迅速升级,第二天局势变得更加严重。回顾历史,两国长期存在领土争议,这次冲突也不是偶然。古寺庙和边境线问题,一直是两国争执的核心。泰国指责柬埔寨首先使用无人机进行侦察,还带了火箭发射器;柬埔寨则反驳说,泰国先派兵越境,还率先出动了无人机。最终,泰国军队用改装过的四轴无人机,携带82毫米迫击炮弹从空中投掷,精准打击柬埔寨的弹药库和防线,爆炸声震耳欲聋。柬方迅速反应,用机枪和自动步枪进行反击,虽然成功击落了一架无人机,但损失也不小。
说实话,这种冲突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早在2008年到2011年期间,两国就因领土争端爆发过多次冲突,且造成了不少人员伤亡。这一次的矛盾起源于5月份的一起事件:一名柬埔寨士兵在边境被泰国部队击毙,随后双方开始加强兵力部署。泰国甚至派出了F-16战机,使用炸弹轰炸柬埔寨的军事设施。7月23日,泰国士兵在踩到地雷后,导致五人受伤,这一事件激怒了泰国政府,随即宣布撤回大使,并关闭了边境口岸。7月24日的冲突更加严重,柬埔寨的无人机穿越泰国边境,泰国随后展开反击,双方炮火交织,战争局面进一步加剧。柬方使用了BM-21火箭炮,攻击了泰国的一些村庄,造成了加油站和医院的损毁。泰方则用M198榴弹炮还击,炮火猛烈,双方的火力对峙可谓是惊心动魄。
无人机在这场冲突中的作用愈加突出,泰国的无人机得到了显著的优势。通过改装农用无人机,泰国能够挂载更重的弹药,精确打击敌方阵地。视频显示,泰国的无人机飞至柬方阵地上空,投下迫击炮弹,准确摧毁了柬埔寨的指挥部和火力点。而柬方的无人机数量较少,主要用于侦察,并无法执行攻击任务。面对泰国高空优势,柬埔寨只能靠步枪和机枪进行防空,虽然击落了一架无人机,但付出的代价不小。
在这场冲突中,双方的伤亡数字不断攀升。泰国官方表示,已有14人死亡,其中包括13名平民和1名军人,46人受伤。柬方则表示,只有1名平民死亡,5人受伤,尽管两国的数据有出入,但总伤亡人数很快就突破了百人。而且,随着战斗的持续,双方的弹药消耗迅速增加,且都严重依赖外部进口,长期战争的后勤保障存在隐忧。
从政治角度看,泰国和柬埔寨的领导层也对这场冲突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泰国总理Paetongtarn Shinawatra于7月1日因与柬埔寨前总理Hun Sen通话内容泄露被停职,而代理总理Phumtham Wechayachai表示,停火谈判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与此同时,柬埔寨总理Hun Manet(Hun Sen的儿子)坚持认为,泰国是先行侵略,柬埔寨必须进行自卫。他还强调,柬方的反击是不得已而为之。国际社会也在密切关注这场冲突,东盟主席马来西亚总理Anwar Ibrahim呼吁双方克制,而联合国安理会也召开了会议,并表示愿意协助调解。
这场冲突的根源其实更为复杂,表面上看是领土争端,背后却涉及历史遗留的深层矛盾和民族情绪。泰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现代化武器装备,在这场冲突中占据了优势。而柬埔寨则依靠顽强抵抗,竭尽全力捍卫自己的领土。尽管如此,双方的战争无论如何也没有赢家,最受伤的始终是无辜的平民。我们不禁要问,如果不通过谈判,单靠武力解决问题,战争又能持续多久呢?弹药总有耗尽的一天,而战争带来的破坏也难以修复。
国际法院曾判定,位于两国争议边境的Preah Vihear寺庙归柬埔寨所有,但泰国一直未能接受这一判决,导致问题悬而未决。如今,柬埔寨再次计划向国际法院提起上诉,但泰国却坚决主张通过双边谈判来解决争端。就在7月25日,泰国宣布对八个区实行戒严,而柬埔寨则增援了火箭炮。双方的战斗仍在持续,且没有缓解的迹象。
泰国在军事方面的现代化不容忽视,特别是在购买了中国VT-4坦克和英国蝎式坦克之后,军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柬埔寨则依赖苏制的BM-21火箭炮和中国81式火箭炮,虽然装备不如泰国,但其火力依然不容小觑。值得一提的是,泰国的无人机技术已经由农业领域转向军事应用,具有相当大的优势,而柬埔寨的无人机则数量较少,且缺乏经验。尽管如此,柬方的火箭炮依然在战场上发挥了关键作用,尤其是在山区的游击战术上,柬军利用火箭炮快速打击后便迅速撤离,避免暴露。
这场冲突的结局究竟如何,仍然没有定论,但可以看出,泰国和柬埔寨的边境问题如果不通过对话和外交途径解决,武力冲突无疑只会让两国的人民付出更多代价。回顾历史,两国曾在1962年因Preah Vihear寺庙的归属问题发生过争执,这场冲突更像是历史恩怨的延续。如今,国际社会的调解显得尤为重要,而泰国和柬埔寨的领导人也需要认真考虑,如何通过和平手段避免战争升级,保护民众的安全与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