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比奥警告称,特朗普已经失去耐心,美国有B2轰炸机,中国不应该继续“支持”俄罗斯

流水梦寒月影 2025-07-28 12:39:58

鲁比奥警告称,特朗普已经失去耐心,美国有B2轰炸机,中国不应该继续“支持”俄罗斯!7月27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表示,我认为特朗普总统已经非常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他正在失去耐心。众所周知——这不是什么秘密——中国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援助”俄罗斯。尤其是购买俄罗斯的能源。 鲁比奥的这番言论并非孤立事件。自2025年以来,特朗普政府对俄乌冲突的立场逐渐从“促和”转向“施压”。今年7月14日,特朗普曾宣布对乌克兰提供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并设定50天期限要求俄罗斯与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否则将对俄征收100%的关税。 这一系列动作显示,美国对俄政策正在向强硬方向倾斜。而鲁比奥此时将矛头指向中国,既是对特朗普政府立场的呼应,也反映出美国试图通过“极限施压”迫使中国调整对俄政策的意图。 从实际数据来看,中俄能源合作近年来确实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根据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2023年的公开表态,中俄“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年输气量将在2025年达到380亿立方米,加上远东路线和“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总输气量有望突破1000亿立方米。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量同比增长12%,占全年原油进口总量的22%,俄罗斯已连续五年成为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这种紧密的能源合作不仅保障了中国的能源安全,也为俄罗斯提供了稳定的外汇收入,使其在西方制裁下仍能维持经济基本运转。 美国对中俄能源合作的担忧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中国的采购行为削弱了西方制裁的效果,二是能源贸易可能成为中俄深化战略协作的纽带。鲁比奥在采访中多次提到“中国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援助俄罗斯”,暗示这种合作具有“非公开的战略意图”。 然而,中国官方对此始终持不同立场。中国外交部曾明确表示,中俄能源合作是基于市场原则的正常商业行为,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外部干涉。2023年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中,中国再次强调坚持中立立场,主张通过对话而非制裁解决争端。 值得注意的是,鲁比奥在提及B-2轰炸机时,并未具体说明其与当前局势的直接关联。但军事分析人士指出,美国近年来频繁在亚太地区部署战略轰炸机,2025年3月曾有5架B-2轰炸机集结于印度洋的迭戈加西亚基地,此举被认为是对伊朗和胡塞武装的威慑。 尽管此次部署并非直接针对中国,但结合鲁比奥的言论,外界不难解读出美国试图通过展示军事力量向中国传递“战略清晰”的信号。B-2轰炸机作为全球唯一的隐身战略轰炸机,具备跨洲际打击能力,其象征性意义远大于实际作战需求。 国际社会对鲁比奥的言论反应较为谨慎。欧盟方面虽未直接回应,但近期加大了对俄制裁力度,7月通过的第19轮制裁方案中新增了对俄能源运输船的限制措施。 东南亚国家则普遍保持中立,马来西亚外长在东盟外长会议上呼吁各方“避免将经济问题政治化”。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7月25日的声明中重申,支持中国提出的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倡议,并呼吁国际社会保持克制。 中国的应对策略呈现出“稳中有进”的特点。在能源领域,中国继续推进与俄罗斯的多元化合作,2025年上半年中俄本币结算比例已提升至65%,进一步降低了对美元的依赖。在外交层面,中国积极斡旋俄乌和谈,7月24日俄乌双方就交换俘虏达成共识,中方对此表示欢迎。 同时,中国与欧盟、东盟等保持密切沟通,强调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性。针对美国的施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7月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示,中方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任何单边制裁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经济数据显示,2024年中美贸易额逆势增长3.2%,中国对美出口中机电产品占比升至58%,显示出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此同时,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不断深化,2025年上半年对东盟出口额同比增长9.7%,东盟连续四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鲁比奥的警告背后,折射出美国在战略焦虑下的“双重困境”。一方面,美国试图通过“印太战略”围堵中国,但盟友体系的裂痕日益明显——欧洲在对华政策上与美国存在分歧,东南亚国家则不愿选边站队。 另一方面,美国国内经济问题积重难返,2025年第二季度GDP增速仅为1.8%,通胀率仍维持在4.1%的高位,特朗普政府需要转移国内矛盾。在此背景下,将中俄合作塑造为“威胁”,成为美国政客惯用的政治工具。 与此同时,俄罗斯在能源谈判中态度趋于灵活,7月宣布将对华天然气价格下调5%,以换取长期合作。国际能源署预测,2025年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量将增长4.3%,中俄合作有望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0 阅读:0
流水梦寒月影

流水梦寒月影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