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就是美国政府在对民营企业强制国有化吗?难道以前的控制还不够吗?这事要发生在中

流水梦寒月影 2025-08-21 21:15:53

这不就是美国政府在对民营企业强制国有化吗?难道以前的控制还不够吗?这事要发生在中国那还得了? 据彭博社报道,美国政府正讨论一项重大半导体产业决策——将英特尔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获得的109亿美元补贴,部分或全部转换为约10%的股权,对应估值约100-105亿美元。 事情的起因要从《芯片与科学法案》说起。2022年,美国前总统拜登签署了这个法案,目的是为了振兴美国的半导体产业,提供了数百亿美元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在美国研发和制造芯片。 英特尔作为美国半导体行业的巨头,自然成为了这项法案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原本计划通过该法案获得109亿美元的补贴,用于在俄亥俄州建设芯片制造中心等项目。 然而,随着特朗普政府上台,政策发生了变化。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近日表示,美国政府将把对英特尔的注资转换为股权,要求英特尔让渡10%的股份,以换取《芯片与科学法》的拨款支持。白宫也确认了这一交易,称美国政府将持有英特尔10%的股份,目前商务部正在敲定相关细节。 这一做法之所以被指责为耍流氓,是因为它违背了当初补贴的承诺。原本企业申请补贴时,是基于政府提供无偿资金支持的前提,用于技术研发、工厂建设等。但现在美国政府却单方面改变规则,将补贴转为股权,这意味着英特尔在接受资金的同时,需要向政府出让部分所有权,这在商业交易中是非常罕见的。 从商业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对英特尔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旦政府成为最大股东,虽然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声称不会赋予政府投票权或治理权,但实际上政府的影响力可能会渗透到企业的决策中。 此外,这种做法还可能对其他接受《芯片与科学法案》补贴的企业产生连锁反应。路透社报道称,美国商务部长正在研究如何通过拨款,换取美光、台积电和三星等公司的股权。 如果这一模式被推广,那么未来其他企业在申请补贴时,可能也需要面临类似的股权让渡要求,这将极大地改变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合作模式,甚至可能影响企业的全球战略布局。 从美国政府的角度来看,这一决策背后可能有多重考虑。一方面,美国政府希望通过股权投资,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确保关键技术不被竞争对手获得。 近年来,美国在半导体领域对中国的限制不断加码,从出口管制到投资限制,无所不用其极。将补贴转为股权,可以进一步限制英特尔等企业与中国的合作,确保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领先地位。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可能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投资回报。原本的补贴是无偿的,但转为股权后,政府可以通过持有股份分享企业的利润,甚至在未来股价上涨时获得资本利得。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政府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关注,试图将纳税人的钱转化为更有价值的资产。 然而,这种做法也引发了对美国自由市场原则的质疑。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标榜自己是市场经济的典范,强调政府不干预企业的经营。但此次将补贴转为股权的做法,显然打破了这一原则,政府直接介入企业的所有权结构,这在历史上是比较罕见的。 在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政府曾收购通用汽车的股权,但那是在企业面临破产的特殊情况下采取的紧急措施。而此次对英特尔的股权收购,则是在企业正常运营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无疑开创了一个先例,可能会对美国的商业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全球半导体产业来说,这一事件也可能带来连锁反应。美国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重要参与者,其政策变化往往会影响整个行业的格局。 如果其他国家纷纷效仿美国,通过股权控制来加强对本国半导体企业的管理,那么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供应链也可能进一步分化。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自然也会受到这一事件的影响。近年来,美国不断加大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打压,从限制设备出口到将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无所不用其极。 此次将补贴转为股权的做法,可能进一步限制中国企业与美国半导体企业的合作,迫使中国加速半导体自主研发的进程。 事实上,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自主化进程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24年前11个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20.3%。这表明,美国的打压并未阻止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反而促使中国加大了在半导体设备、材料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加速了国产替代的进程。

0 阅读:24
流水梦寒月影

流水梦寒月影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