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高种姓,说白了,就是早期白人到印度留下的后代。那时白人占领印度,为了方便管

云海仙踪觅 2025-07-27 23:19:40

印度的高种姓,说白了,就是早期白人到印度留下的后代。那时白人占领印度,为了方便管理,才特意整了个种姓制。后来他们又挑选跟自己有关系的人,也就是混血儿来当管理者,慢慢这些家族就变成了高种姓,靠姓氏和家族血脉传下来。 德里老菜市场的晨光里,婆罗门商人安尼尔正用银镊子夹起豆蔻。 他的亚麻长袍熨得笔挺,袖口绣着家族徽记 —— 那是雅利安人入侵时,祭司阶层专用的太阳图腾。 隔壁摊位的达利特妇女卡维塔蹲在地上,用黑泥抹着土豆,指甲缝里的土永远洗不净。 安尼尔的伙计收账时,会把卡维塔递来的硬币丢进铁盘,发出刺耳的响,仿佛碰一下都脏了手。 这场景,像极了三千年前雅利安人骑着马踏入印度河流域时的模样 —— 白皮肤的征服者用吠陀经划定等级,把达罗毗荼人称作 “首陀罗”,注定要世代为奴。 安尼尔总说自己 “血管里流着雅利安的血”,可他护照上的肤色一栏写着 “棕色”。 2018 年印度基因研究所的报告里,北印度婆罗门的白人基因占比平均不到 15%,比他店里的藏红花纯度还低。 但这不妨碍他在婚礼上摆足排场:雇佣二十个首陀罗轿夫抬花车,轿夫们的脚不能沾到他踩过的红毯。 新娘的嫁妆清单里,有一条 “雅利安风格” 的金项链,链坠刻着吠陀经文,其实是深圳工厂的批量货。 种姓的毒,藏在最日常的褶皱里。孟买郊区的纺织厂,工头按姓氏分生产线: 婆罗门坐办公室记工时,刹帝利管机器维修,首陀罗和达利特只能在高温车间踩缝纫机。 45 岁的达利特工人拉杰,右手食指缺了半截 —— 三年前机器故障,工头说 “低种姓的手不值钱”,没及时送医。 他女儿考上护士学校,却因为毕业证上的 “达利特” 标签,被所有医院拒收。 “他们看我的眼神,像看一块会走路的垃圾。” 拉杰蹲在工厂后门抽烟,烟盒是捡的婆罗门丢弃的,上面的烫金姓氏被他摩挲得发亮。 婚姻是种姓最坚固的堡垒。2022 年拉贾斯坦邦的 “荣誉谋杀” 案里,19 岁的婆罗门女孩萨维塔和首陀罗男友私奔,被叔叔用锄头打死在玉米地。 警察在她口袋里发现半张电影票,座位是情侣座,票根上还留着两人的指印。 这样的案子,印度国家犯罪记录局每年要记三百多起,北方邦的档案柜里,这类卷宗专门用红绳捆着,像一串串凝固的血。 可也有例外,班加罗尔的软件工程师阿米尔,隐瞒刹帝利身份娶了婆罗门妻子,直到女儿上学填表格,才在 “父亲种姓” 一栏暴露。 妻子抱着女儿哭了三天,最后却选择留下:“我女儿的眼睛像他,这比姓氏重要。” 宗教仪式把种姓刻进骨头里。瓦拉纳西的恒河边,婆罗门祭司用金壶给高种姓信徒泼圣水,达利特人只能在下游掬一捧浑浊的河水。 60 岁的达利特老人克里希纳,每天天不亮就来河边捡垃圾,却从没敢靠近过祭祀台。 “他们说我们的影子会污染圣水。” 他指着祭司手腕上的银镯,那上面的花纹和三千年前雅利安人祭坛上的一模一样。 可现在,年轻的达利特摄影师阿努拉格,正举着相机拍下这一切,照片发在社交平台上,配文:“神的河,不该分高低。” 资源分配的鸿沟,比恒河还深。旁遮普邦的婆罗门地主辛格,手里攥着五个村庄的地契,他的儿子在伦敦读 MBA,而租他土地的达利特农民莫汉,三代人都住在牛棚改的屋里。 莫汉的儿子算过一笔账:自己种一年小麦的收入,不够辛格儿子在伦敦喝一次下午茶。 印度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高种姓家庭的平均资产,是低种姓的 15 倍,北方邦的婆罗门甚至垄断了政府公务员 70% 的高层职位。 改变总在裂缝里发芽。喀拉拉邦的公立学校,强制高种姓和低种姓学生同桌吃饭,十年下来,跨种姓婚姻率翻了四倍。 德里的贫民窟里,达利特青年组织了 “种姓读书会”,每周六读宪法里的平等条款,读得声嘶力竭。 2023 年,印度最高法院判决 “种姓歧视入刑”,虽然执行起来举步维艰。 但在海得拉巴的法庭上, 达利特女工苏妮塔第一次敢直视婆罗门雇主的眼睛,说:“你欠我的加班费,该还了。” 安尼尔的香料店打烊时,卡维塔正收拾摊位。她的小儿子跑过来,举着一张画:一个棕色皮肤的人和一个白色皮肤的人手拉手,旁边写着 “都是印度人”。 安尼尔锁门的手顿了顿,看了那幅画一眼,转身走进暮色里。 参考来源:央广网——印度人察言观色辨种姓

0 阅读:99

猜你喜欢

云海仙踪觅

云海仙踪觅

云海仙踪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