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不是想见就能见,俄方代表反问泽连斯基,做好签字准备了吗?

闲话江山 2025-07-27 16:51:54

俄乌第三轮谈判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如期结束,但这场谈判并未给人们带来太多希望或实质性的进展。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依然渴望与普京会晤,但俄罗斯方面明确表示,普京并非随时都能与泽连斯基见面。俄方设定了一个关键前提,那就是,只有在谈判接近结束,双方即将签署协议时,普京才会与泽连斯基见面。

7月23日,第三轮俄乌直接谈判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展开,虽然比前几轮多了一些细节和新要求,但总体的讨论时间依旧维持在一个小时左右,且双方并未在核心问题上取得任何突破。乌克兰方面表示,涉及停火的两份备忘录仍在草拟阶段,双方尚未达成共识,尤其是停火的具体细节和执行措施,依旧悬而未决。双方唯一达成的协议是继续交换1200名战俘,并且俄罗斯承诺归还3000具乌军阵亡人员遗体,这无疑是一个有限的、象征性的步骤。

在谈判过程中,俄罗斯提出了两个具体建议,其中之一是设立24至48小时的停火协议,用于处理战场上的伤员和遗体。乌方未明确回应这一提议,另一个则是建议成立三个线上工作组,进行更为细致的磋商。乌方对这一提议表示考虑,但并未给出肯定答复。俄罗斯代表团团长梅金斯基特别提到,乌克兰至今还扣押着30名库尔斯克的居民,但乌方对此没有明确解释,这无疑加剧了谈判的复杂性。

尽管谈判未见实质性进展,乌克兰方面依然表达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的强烈愿望,并希望能在八月底之前达成这一目标。然而,俄方对此持坚定立场,认为与泽连斯基的会面不应仅仅是讨论协议的开端,而应该是签署协议的最后一步。梅金斯基明确表示,若会晤只是为了重新讨论谈判内容,那就毫无意义。换句话说,普京不可能在此时与泽连斯基会面,除非双方已经接近达成协议,并准备签署相关文件。

普京显然并不打算亲自参与所有细节的谈判,因为作为俄罗斯的总统,他承担着更为重要的工作,时间也十分宝贵,而不像泽连斯基那样有更多空闲时间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存在感。俄方传达的潜台词显而易见:如果泽连斯基渴望与普京会晤,那么乌克兰就必须做好准备,承认失败,并为签署投降协议做好准备。

这种僵持状态也反映了俄乌谈判的困境。从第一轮到第三轮,双方的谈判逐渐显得像是形式上的过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在谈判中的宣传越来越少,信心也在逐步消失,似乎这些谈判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安慰”某些政治人物。正如我们看到的,俄罗斯在特朗普对普京的强烈批评中重新启动了与乌克兰的谈判,而乌克兰则希望通过谈判获取更多来自美国的支持。

俄罗斯显然更清楚,真正主导谈判的关键是战场的优势。尽管乌克兰仍不愿在停火协议上做出妥协,依然幻想着通过谈判迫使俄罗斯支付战争赔款,并归还失去的乌东四地,但这一切与现实相去甚远。在战场上占不到上风的乌克兰,显然难以改变局势,而俄罗斯则继续扩大自己在战场上的优势,直至乌克兰不得不面对现实,放弃幻想。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同一天,俄军对乌克兰的敖德萨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无人机空袭,同时还对乌克兰的切尔尼戈夫州、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多个军事目标进行了打击。这一系列军事行动无疑是“边打边谈”的体现,俄罗斯一方面在谈判桌上表现出某些“停火诚意”,一方面却加大了在战场上的进攻力度,力图通过军事优势来争取更多的谈判筹码。

乌克兰处境则显得尤为被动,不仅在战场上处于劣势,还担心美国可能随时暂停对乌的军事援助。因此,乌方的优先目标实际上是在谈判桌上尽早争取到停火协议,以减少战场上的损失。俄罗斯归还乌军遗体的举动,实际上也是在提醒泽连斯基政府:不必再做无谓的挣扎,否则伤亡将更加惨重。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