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在东京大审判中,末代皇帝溥仪坐在证人席上,语气强硬的说:“我说话的时

陶陶讲史 2025-07-26 17:19:46

1946年,在东京大审判中,末代皇帝溥仪坐在证人席上,语气强硬的说:“我说话的时候,你少插嘴好吧!”

这句话的分量远超想象,要知道从1932年到1945年的13年里,溥仪在伪满洲国从未敢对任何一个日本人说过“不”。

他的“皇宫”里住着120名日本顾问,连吃什么菜、穿什么衣服都要经过审查。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需要一个有号召力的傀儡来统治东北,溥仪的满族皇室身份正好符合他们的需求,毕竟东北有大量满族民众,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亲自到天津,用“帮助复辟大清”的谎言把溥仪骗到了长春。

1934年3月1日,溥仪在新京(长春)举行登基仪式,改“满洲国”为“大满洲帝国”,但这场仪式完全按照日本神道教礼仪进行,连祭天的供品都是日本清酒和年糕,溥仪后来回忆说,整个过程他就像个演员,台词都是日本人写好的。

日本人给溥仪安排的“内廷总务长官”吉冈安直形影不离地监视着他,溥仪想去沈阳清昭陵祭拜祖先,吉冈直接拒绝:“皇帝不需要去坟地。”想召见蒙古王公商讨政务,吉冈说:“这些事情有关东军处理就够了。”

更屈辱的是日本人强迫溥仪纳日本女子为妃,1943年,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直接给溥仪送来一份“妃子候选名单”,上面都是日本贵族女子,溥仪拒绝后,梅津威胁说:“皇帝如果不配合,满洲国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了。”

1945年8月9日苏军进入东北,溥仪的傀儡生涯终于结束,8月17日他在沈阳机场被苏军俘获,随后被送到苏联关押5年,1950年被移交给中国政府,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

东京审判开始后,检察官需要溥仪提供日本在东北实施殖民统治的第一手证据,1946年8月,溥仪被特批从抚顺押送到东京,成为法庭上唯一的中国证人,这次作证持续了8天,他提供的证词长达200多页。

溥仪的证词击中了日本战犯辩护的要害,当时日本律师团的策略是声称“满洲国”是独立国家,关东军只是“友好驻军”,溥仪在法庭上逐一反驳:政府各部门的实际负责人都是日本人,他这个“皇帝”连任免一个县长的权力都没有。

最具杀伤力的是溥仪提供的具体数字,他说伪满洲国政府的14个部中,有11个部长是日本人,所谓的“满洲国军”4万人中,日本军官占了8000名,而且所有师长以上军官都必须是日本人,这些数据让日本战犯的“独立国家论”彻底破产。

法庭上还发生了一个细节,当日本律师质疑溥仪是否真的受到限制时,溥仪举了个生动的例子:“我想在宫里养几只鸟,吉冈说不行,因为鸟叫声会影响附近日本人休息,连养鸟都要经过批准,你们说我有什么权力?”

这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笑了,包括美国法官韦伯,韦伯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溥仪的证词比任何文件都更能说明日本在满洲的真实统治方式。”他用最简单的例子,揭穿了最复杂的政治谎言。

溥仪还披露了一个重要细节:关东军每年从东北掠夺的资源价值超过10亿日元,其中仅大豆一项就占日本进口总量的60%。这些数据直接证明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经济动机。

8天的作证期间溥仪展现出的记忆力让所有人印象深刻,他能准确说出每次关东军司令官更替的时间,记得每个重要政策实施的具体日期,检察官季南问他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溥仪说:“因为每一次都让我更绝望。”

这次东京作证对溥仪本人意义重大,从1932年被骗到东北,到1946年站在国际法庭上,他第一次有机会说出被压抑了14年的真话。

溥仪在法庭上的表现也改变了国际社会对他的认知,此前西方媒体多认为他是日本侵略的帮凶,但听完他的证词后,大家开始理解他作为傀儡的无奈处境。

作证结束后,溥仪被送回抚顺继续改造,1959年他获得特赦,成为全国政协委员,晚年的溥仪多次表示,东京审判是他人生的转折点,让他从一个懦弱的傀儡变成了敢于说真话的人。

0 阅读:39
陶陶讲史

陶陶讲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