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总爱把国家的命运归结于“地理位置”,仿佛一块好风水就能决定兴衰。可他们从不问:为什么同样坐拥黄金航道,有的城市繁荣昌盛,有的却沦为混乱泥潭?地理或许提供了起点,但真正决定成败的,是制度的选择与治理的意志。
印度与新加坡同为前殖民地,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英国撤出后,印度选择了民主形式下的低效治理,种姓政治、官僚腐败、裙带关系蚕食了制度的根基。而新加坡则以铁腕执行力重塑殖民遗产,将法治、纪律与市场逻辑内化为国家肌理。这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一场冷静、清醒、毫不妥协的制度锻造。
李光耀不是理想主义者,而是现实的制度建造者。他深知,再好的体制,若缺乏执行,不过是空中楼阁;再小的国家,若能凝聚共识、严守规则,也能成为世界舞台上的强者。他用事实证明:制度不是拿来“装饰”的,而是用来“运行”的;不是写在纸上供人瞻仰,而是嵌入社会每一根毛细血管。
今天,仍有人将国家落后归咎于“资源不足”、“位置不好”,却不愿正视治理的失败。地理决定不了国家命运,制度才能塑造未来。
一个国家真正的竞争力,不在于它位于哪条航线,而在于它是否拥有让人不敢滥权、不能懒政、必须负责的制度体系。这才是强国之本,才是崛起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