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江西省长乘周总理专车,前往中南海,毛主席一见到高喊:大哥。
1959年夏天,在北京开会的江西省长邵式平萌生了想见毛主席的念头。
邵式平把事情和周总理说了说,周总理听后笑了,挺有意思地问了他一句。
意思是怎么不先找他们共同的老熟人、时任中央警卫部门负责人的汪东兴同志。
邵式平说得也挺在理,找总理提这个事儿,名正言顺。
会后,周总理挺关照他,特地安排了自己的专车送邵式平去中南海毛主席住的地儿。
车子到了地方,邵式平刚从车里钻出来,值勤的警卫就上心了。
警卫认得出这是周总理的车子,但眼瞅着下车的是个生脸的大个子汉子,立马警觉起来。
赶紧上前问清楚来历。
邵式平连忙报上名字,说明是周总理允许他来见毛主席,车子也是总理借用的。
警卫一听是自己人,放下心来,告诉他主席还在休息,办公时间没到,得等会儿。
邵式平人高马大,站着等时间长了觉着累,轻声问能不能借把椅子坐坐。
正说着话呢,大概是动静传进去了,把屋里的毛主席给扰醒了。
毛主席披衣走出来,嘴里带着点刚醒的睡意问外面是谁。
走到门口一看,原来是邵式平,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高兴,脱口而出喊了声“大哥!”,一边招呼着快进屋坐。
这一声“大哥”,一下子把俩人的思绪都拉回到了过去那些并肩奋斗的日子里。
那得退回到二十多年前的1933年。
当时,邵式平他们还在赣东北和苏区一块儿奋斗。
他和方志纯受方志敏指派,专门去向毛主席汇报他们在赣东北根据地打拼的情况。
那时节,毛主席的日子也不好过,处境挺艰难的。
但一听邵式平他们来了,毛主席立刻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那次谈话谈得特别对路,有说不完的话。
上午聊了半天还觉得不够尽兴,下午又把两人请了过去接着聊。
谈话间,毛主席问起邵式平在赣东北有个挺响亮的外号。
说听说你在那边有“阎王”之称?气势好足啊,你是专门学过军事吗?
邵式平听了有点意外,他没想到毛主席对他这点事都知道。
实际上,那个称呼当初他自己本意是叫“艳王”,是后来传走了样成了“阎王”。
当时他没特意去纠正毛主席这个叫法,只说自己没学过军事,在大学念的是史地系。
毛主席点点头,又仔细询问了赣东北那边队伍跟老百姓的关系怎么样。
得知搞得很团结很融洽,毛主席脸上露出了特别高兴的笑容。
毛主席为啥也叫他“大哥”呢?主要也是因为他体格特别魁梧,平常大家都开玩笑叫他“邵大个”或“邵大哥”,毛主席也就跟着这么喊他了。
在后来长征那会儿,有一件事一直让邵式平心里挂着沉甸甸的。
1934年,他和队伍跟着张国焘北上的时候,一度没看清楚张国焘背地里打着什么算盘,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支持过张国焘。
但很快,在朱老总的帮助和点拨下,邵式平明白了张国焘搞的那些分裂党和中央的阴谋活动。
一旦认清真相,他立刻就跟张国焘划清了界限。
虽然党组织认定他本身没犯什么原则性错误,但他自个儿心里总不踏实,觉得因为自己看走了眼,就该受点处分。
1936年到了延安后,邵式平主动找到党中央,提出来要组织上就这事处分他。
毛主席听说这事后,专门点名要见邵式平。
见到主席,还没等主席开口问,邵式平就一股脑儿把自己心里的疙瘩说了出来,检讨自个儿的不足。
他话还没完全讲完,毛主席就开口宽慰他。
毛主席说世上哪有不会犯错的人?谁还不走点弯路?我了解你,你是性子直爽的邵大哥!
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别老扛着思想包袱放不下,一个搞革命的人,关键是要能从中得到教训,眼光要朝前看......
毛主席这番话,说得邵式平心头滚烫,眼睛都湿了。
打那以后,他对毛主席更是打心底里敬重。
时间转眼到了1938年,组织上安排邵式平到陕北公学去当教育长。
离开延安前,他特意去看望老乡汪东兴。
和老乡告别时,他提起了见毛主席的事,倾诉了受到主席教导的感动心情。
说到最后,他紧紧握着汪东兴的手,下了决心似的说,一定对得起党组织的信任和期望。
后来的年月里,邵式平一直勤勤恳恳地工作。
赢得了不少同志们的认可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