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八路军战士刘洪才伪装成日军外出侦查,返回途中遇到五名“民兵”,趁递烟

墨色流年绘梦 2025-07-26 02:50:59

1940年,八路军战士刘洪才伪装成日军外出侦查,返回途中遇到五名“民兵”,趁递烟功夫,把他们全部杀死。 刘洪才,四川大山里的普通农家子弟,从小放牛为生,跑遍了崇山峻岭,练就了一身翻山越岭的本事。村里人看他跑得快,动作敏捷,送了个“山中飞虎”的绰号。红军长征路过四川时,他毫不犹豫投身革命,加入了红军队伍。凭着敏锐的观察力和过人的体力,他很快成了通讯员,专门负责传递重要军情。送信的路上,他总能绕过敌人哨卡,准时把情报送到。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被调到山东八路军根据地,担任侦查连连长,带队深入敌后,摸清日军动向,成了战友们眼里的顶梁柱。 1940年春天,山东历城被日军和伪军控制得死死的,城门盘查严得像铁桶。刘洪才接到任务,要带两名战士去城里摸清敌情。日军驻扎在城里,伪军把守关卡,稍有破绽就可能暴露。他当机立断,决定用之前缴获的日军军装伪装。三人换上日军制服,整理好装束,装成巡逻小队的模样,大摇大摆走向城门。伪军守兵见是“自己人”,没多问就放行,三人顺利混进城里。到了八路军在城里的秘密联络点,地下同志告诉他们,日军最近耍了个新花招:派出一批会说汉语的日本兵和伪军,扮成普通村民或民兵,四处刺探八路军的情报。有些甚至冒充八路军,干些烧杀抢掠的勾当,嫁祸给八路军,想让老百姓对八路军产生误会。 得到情报后,刘洪才不敢耽搁,带着两名战士立刻动身返回根据地。刚走到街上,一队日军巡逻兵迎面过来,肩上扛着步枪,嘴里喊着听不懂的日语。三人躲不开,只能硬着头皮迎上去。刘洪才挤出笑容,嘴里含糊喊着“吆西”,一边快步靠近日军。他突然抽出匕首,刺向为首的日军,动作快得像闪电。两名战士同时开枪,枪声响彻街道,巡逻兵全被放倒。街上百姓被枪声惊动,围了过来,刘洪才大喊日本人内讧,趁乱带着战士冲出人群,跑出城门,钻进城外的山林。 三人脱下日军军装,藏好衣服,刚喘口气,远处大道上走来五个穿村民衣服的人,肩扛锄头,热情地打招呼,说自己是教导大队的。刘洪才仔细观察,觉得这几人不对劲:走路时眼神乱飘,说话急匆匆,像在掩饰什么。他笑着应付,假装认识教导大队的指导员,提了个不存在的名字“老梁”。 对方居然顺着话头认了下来,刘洪才心里有数,这帮人八成是假的。他从怀里掏出香烟,笑着递过去,两名战士会意,暗暗握住匕首。就在对方低头接烟的瞬间,刘洪才猛然出手,匕首刺中为首者的胸口。两名战士同时挥刀,两个敌人当场倒地,剩下两人被迅速制服。审讯后,被俘的两人交代,他们是伪军,扮成民兵,想混进八路军根据地刺探情报,没想到被刘洪才一眼看穿。 回到根据地,刘洪才把城里情报和伪军伪装的阴谋上报,得到上级的高度表扬。战友们围着他,问他怎么看出那几个“民兵”是假的。他笑着说,敌人眼神慌乱,话说得太急,提到假名字还附和,破绽太多。战友们听完,都佩服他的机敏。整个抗战期间,刘洪才带队执行了多次侦查任务,每次都能化险为夷,为部队提供关键情报。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继续留在部队,参与新中国的建设工作,立下不少功劳。晚年,他的事迹被当地人编成戏剧,逢年过节在村里演出,成了激励后人的抗战传奇。

0 阅读:56
墨色流年绘梦

墨色流年绘梦

墨色流年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