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乔冠华去世那天,章含之一句话,让整个外交部都愣住了,她说,不开追悼会,不

史迹萌报屋 2025-07-26 00:16:23

[微风]乔冠华去世那天,章含之一句话,让整个外交部都愣住了,她说,不开追悼会,不发讣告,骨灰也别进八宝山,这不是小人物,而是新中国最风光的外交家之一。 乔冠华这个名字,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如雷贯耳。他凭借过人的才华和犀利的辩才,在联合国大会上留下过 “乔的笑” 这样载入史册的瞬间,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外交舞台上出名的人物之一。 这位能在国际谈判桌上舌战群儒的外交家,人生的终点却因妻子章含之的一句话,在外交部掀起了轩然大波。 1983年9月22日,乔冠华在北京病逝。消息传到外交部,同事们都沉浸在悲痛中,大家默认按照惯例,要为这位功勋卓著的老外交家举办隆重的追悼会,发布讣告,最后将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 这是对高级干部的标配待遇,更何况是乔冠华这样曾站在世界舞台中央的人物。 就在办公厅草拟悼词、联系殡仪馆的时候,章含之平静地走进了外交部办公楼。她刚处理完丈夫的后事,眼睛红肿却神色坚定,面对围上来的老同事,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都愣住的话:“冠华的后事,就不按常规办了。不开追悼会,不发讣告,骨灰也不必进八宝山。” 办公室里瞬间鸦雀无声。在场的老外交家们面面相觑,有人忍不住上前,面露难色地表示这样不合规矩,毕竟乔冠华为国家立下过汗马功劳,理应享受相应的待遇,话未说完便被章含之直接打断。 “他一辈子最讨厌形式主义,晚年常说,生前风光过,死后不必再搞那些虚礼。”章含之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她明确表示这是乔冠华生前的意愿,也是自己的决定。 熟悉乔冠华的人都知道,他性格里既有锋芒毕露的一面,也有淡泊名利的底色。 早年在外交部任职时,他总把配给的专车让给更需要的同事,自己挤公交上下班;部门里评先进,他每次都把名额推给年轻人,说 “我不需要这些虚名”。 晚年经历过政治风波后,他对官场的繁文缛节更是厌恶,家里来客送礼一概拒收,连单位按规定发放的特殊津贴,他都让章含之退了回去,而章含之作为他的妻子,陪他走过了最后的坎坷岁月,比任何人都懂他的心思。 但外交部的同事们依旧难以接受。有人特意找来了乔冠华的老领导,希望能劝说章含之改变主意。可章含之始终态度坚决,认为追悼会的悼词再华丽,也比不上他生前为国家争来的尊严实在;骨灰即便进了八宝山,也不如让他魂归自然更符合其心意。 最终,外交部尊重了章含之的决定。乔冠华的后事办得异常简朴,没有哀乐,没有花圈,只有少数亲友到场送别。他的骨灰被章含之撒进了长江,正如他生前喜欢吟诵的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乔冠华这一辈子,全扑在了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上,他用自己的一生证明,真正的功绩不需要靠表面形式来包装,而那些刻在骨子里的正气也会永远留存在历史中。 参考资料: 乔冠华墓葬四处之谜,人民文摘

0 阅读:3
史迹萌报屋

史迹萌报屋

屋内萌报,历史妙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