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国民党军长刘伯龙被枪杀,他的妻子向副军长张涛哭诉,说几百两黄金被士兵抢走。张涛派人将黄金追回,送还给了刘妻。 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已是风中残烛,当解放军的兵锋直指西南,一出大戏却在贵州抢先上演:国民党第89军军长刘伯龙,没倒在战场上,反而死在了自己人精心布置的杀局里。 更离奇的是,他那位哭诉家中数百两黄金被抢的遗孀,竟从继任的副军长张涛手里,原封不动地拿回了这笔巨款,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故事得从贵州省主席谷正伦说起,眼看大厦将倾,谷正伦不想让家乡贵阳在战火中化为焦土,决定不设防,和平过渡。 为了稳住城内秩序,他请出了退隐多年的黔军元老卢焘,卢焘在贵州德高望重,慨然应允,随即发布《告贵阳市民书》,其中提到了“保护城市迎接解放”。 谁知,这八个字捅了马蜂窝,路过贵阳的89军军长刘伯龙,是蒋介石安插在贵州的一枚棋子,向来飞扬跋扈,他看到公告后勃然大怒,认定卢焘这是“通共”,二话不说便派人将这位老将军骗出城外,残忍枪杀。 刘伯龙的部队还不解气,沿途以“筹措军费”为名,强索了二十万大洋,士兵更是趁火打劫,一时间民怨沸腾。 老友惨死的消息传来,谷正伦气得几近吐血,他对刘伯龙的嚣张早已忍无可忍,但一直碍于蒋介石的情面没有发作,卢焘的死,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彻底点燃了谷正伦的杀心,他决心,走之前必须除掉这个祸害。 就在谷正伦召集心腹密谋时,外头一阵枪响,众人吓得以为解放军打进来了,搞了半天才知道,又是刘伯龙的兵在街上抢粮,跟保安团起了冲突。 参谋长张法乾忧心忡忡,说刘伯龙的部队已经卡住了通往云南的公路,万一他翻脸,大家的退路就都断了,保安司令韩文焕也提醒:“刘伯龙是总裁钦点的军长,没有正当理由就杀他,恐怕不好交代。” 谷正伦听罢,从怀里掏出一封蒋介石的密电,指着上面“权宜处置”四个字,把心一横:“事急从权,出了事我一个人担着!”他随即命令保安团长李成举,连夜带人来听候调遣。 接着,谷正伦又秘密约见了89军的两位副手——副军长张涛和师长项荣还,这两人都是贵州本地人,早年跟过何应钦,也算是谷正伦的老部下。 当初89军组建时,何、谷二人本想力保张涛当军长,结果蒋介石为了防止地方势力坐大,空降了刘伯龙,刘伯龙上任后,把好装备都给了自己的亲信部队,处处打压张、项二人,彼此的梁子早就结下了。 因此,听说谷正伦要动手,两人心照不宣,只是不便亲自出面,谷正伦看穿了他们的心思,拍着胸脯保证:“放心,不用二位沾手,刘伯龙死后,你们稳住部队就行。” 11月17日黄昏,杀局正式布下,谷正伦让参谋长张法乾给刘伯龙打电话,谎称自己身体抱恙,准备去昆明,想在第二天于晴隆县城当面移交绥靖公署的大印。 另一边,他则与韩文焕、李成举敲定了细节:由李成举挑选十几名神枪手,埋伏在晴隆县府礼堂的房顶上,待刘伯龙一到,居高临下,就地击毙。 刘伯龙接到电话,果然得意忘形,亲信提醒他,谷正伦突然要交印,恐怕有诈,他却轻蔑地一笑:“谷老头手下那几个保安团,连枪栓都拉不开,能奈我何?”他的狂妄,为自己的末路铺好了最后一级台阶。 第二天一早,刘伯龙带着一个连的卫队前往晴隆,被早就埋伏好的人成功刺杀斩首,李成举命人将刘伯龙的尸体从山上扔了下来,卫队士兵看到军长已死,瞬间没了主心骨,纷纷缴械投降。 事成之后,谷正伦立刻致电张涛:“刘伯龙已死,89军由你代理军长!”张涛则请求,希望能收殓刘伯龙的尸体,毕竟共事一场,谷正伦爽快地答应了。 几天后,故事中最耐人寻味的一幕发生了,刘伯龙的妻子找上门来,哭诉丈夫死后,家中被乱兵洗劫,尤其是“辛辛苦苦攒下的四百多两黄金”也不见了,求张涛帮忙追回,在那个秩序崩坏的年代,这种请求无异于痴人说梦。 可张涛听完,竟一口答应,他立刻召来当天负责搜查刘家的营长,下了死命令:“一天之内,把抢的黄金给我交回来,不然我毙了你!” 第二天下午,四百多两黄金竟然真的被悉数追回,张涛亲手将其交还给刘妻,还派人开车护送她们一家安全去了昆明。 这一举动,究竟是乱世中残存的道义,还是新任军长收买人心的精明手段,外人已很难说清,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刘伯龙的死,为89军的命运扫清了障碍,12月9日,看清时局的张涛率部起义,投向了解放军。 而谷正伦则顺利撤往昆明,最终去了台湾,那位因一句真话而丧命的卢焘将军,则在1950年被贵阳民众隆重追悼,名垂青史。 回看这段往事,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和立场盘算,谷正伦的“除害”里有私怨,也有自保;张涛的“义举”背后,或许也藏着权力的考量,在那场巨大的历史风暴中,所谓个人选择,不过是在被洪流裹挟时,努力为自己寻找一个最有利的航向罢了。
1979年,一代名将郑维山最终因为生活低头了,他给昔日领导人徐向前写了一封信,信
【54评论】【8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