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C引爆全球舆论场!胡锡进:国际军购格局将迎“中国时刻”
社会
05-12
阅读:441
评论:3
事件核心:歼10C击落3架阵风,实战验证改写军贸规则
胡锡进解析:为何歼10C能“撬动军购天平”性价比碾压:歼10C单价约5500万美元,仅为“阵风”(2.4亿美元)的四分之一,却以PL-15导弹(射程200公里)和AESA雷达(探测距离220公里)形成技术代差;体系化优势:巴方构建的“歼10C+预警机+防空导弹”协同体系,15分钟内瘫痪印军作战链,凸显中国装备的全流程整合能力;政治独立性:西方武器常附带政治条件,而中国提供“交钥匙”方案,无技术后门限制,吸引中东等需求旺盛地区。技术碾压:从雷达到导弹的“降维打击”
国际反响:沉默、焦虑与转向
2025年5月7日,巴基斯坦空军宣布使用中国制造的歼10C战斗机击落印度6架战机,其中包括3架法国“阵风”。这一战果不仅创下单日空战纪录,更因法国官员证实“阵风被击落”而震动全球军界。
胡锡进指出,若消息全面确认,这将是中国战机首次在实战中击落西方顶级战机,对国际军购市场的冲击堪称“核爆级别”。法国达索公司股价应声下跌1.4%,而中国军工股则逆势上涨,埃及、沙特等国已启动采购咨询。

歼10C的KLJ-7A雷达配备1400个T/R组件,可同时追踪30个目标,远超“阵风”雷达的836组件。搭配PL-15导弹的双脉冲发动机,在160公里外即锁定目标,印军飞行员仅7秒反应时间即被击落。
电子战能力更成胜负手:歼10C的K/RKL-700A吊舱精准干扰“阵风”通信系统,而印军因数据链延迟1.5秒,陷入“看不见、打不着”的被动局面。

· 印度“信息战”失效:官方拒绝评论,印媒删帖辟谣,但法国情报部门与美方官员的证实让谎言难以为继;· 法国军工陷入信任危机:达索紧急派团队赴印调查,试图将责任归咎于“操作失误”,但“阵风”高价神话已破灭;· 第三世界国家转向:埃及飞行员体验歼10S后,采购意向激增;沙特、阿联酋重新评估中国武器体系。
未来展望:中国军工的“体系化输出”时代胡锡进预测,歼10C的实战表现将推动“中式标准”全球化:
技术代差扩大:中国六代机已进入原型测试,而法国FCAS项目因内部分歧延期至2029年;模块化方案普及:预警雷达、数据链、战机的组合式出口,打破西方对高端市场的垄断;地缘政治重塑:中东、非洲国家借助中国装备实现“安全自主”,削弱传统大国影响力。深度观察:从“质疑”到“追捧”,歼10C的逆袭不仅是一场技术胜利,更是全球权力格局变迁的缩影。当“中国制造”从性价比标签升级为体系化标准,这场军购革命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