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表态。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1月7日发表“台湾有事”论,引发中日关系过去一个多星期持续紧张。 中国国民党主席郑丽文星期一(11月17日)在社交平台贴文,强调“台湾没事,日本没事”,台海稳定,整个区域才安心,两岸应通过对话与交流构筑和平、降低风险。 郑丽文的这句话之所以引人注目,关键在于她没有陷入那种情绪化的对抗姿态,而是试图把局势拉回理性。她强调,台海稳定才是区域安全的根本,谁都别想着用挑衅的方式去制造紧张。 这听起来像废话,但问题就是有人总喜欢制造这种“有事”的氛围。高市早苗这次的发言,其实不是第一次,她已经不是第一次拿台湾说事了。 问题在于,每次出这种风头,背后都藏着日本某些政客对地区重新布局的野心。说是担心台湾安全,实际上是在测试中国大陆的政策底线。 说白了,郑丽文的发声,其实是对岛内民众的一次提醒。她没有摆出那种“别管我们”的强硬姿态,而是点出了一个关键现实:真要台海起了战端,最先遭殃的不是美日,而是两岸的中国人。 这个话题在台湾内部其实很敏感。很多人对“美日会不会出手”一直抱有幻想,但现实是,美日在关键时刻能不能为台湾流血,是个大大的问号。 近几年,美国卖武器卖得很起劲,日本政客说话越来越大声,可真要有事的时候,他们的算盘打得比谁都快。 这也不是郑丽文一个人的看法。马英九、洪秀柱都在公开场合对日本提出过警告,明确表示台湾问题是两岸中国人的事,外人没有资格说三道四。 这些声音虽然不总是主流,但在当前这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显得格外有分量。尤其是在大陆舰机绕台、实弹演训的背景下,这些警告更像是一种现实提醒。 大陆的动作不是单纯的武力展示,而是对“台独”和外部势力勾连的一次清晰回应。日本一些政客还沉浸在过去那种“殖民监督者”的幻想里。 仿佛台湾还在他们的“安全半径”内,但现在的现实是,中国大陆对主权问题的立场比任何时候都坚定。 再看国际局势,这种“台湾有事论”其实和乌克兰问题、巴以冲突一样,是某些国家试图通过地缘操控来牵制对手的老套路。 从乌克兰东部冲突开始,西方国家不断用“代理人战争”来试图消耗对手力量。但台湾不是乌克兰,台海问题也不是普通的地缘纠纷,而是中国国家统一进程中的核心问题。 日本政客试图在这种问题上插一脚,不仅是不自量力,也是在为未来的中日关系埋雷。郑丽文这次的发声,虽然在岛内舆论场上没引起太大波澜。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确实起到了泼冷水的作用。她没有站在党派立场上去攻击谁,而是站在整个区域安全的角度来谈问题。 这种跨越蓝绿的态度,在现在的台湾政界其实不多见。也正因为如此,她的这句“台湾没事,日本没事”才显得那么有分量。 这不是一句喊口号,而是提醒大家别被外部势力牵着鼻子走,别总以为有大哥撑腰就能任性。更重要的是,这句话也给大陆释放了一个信号:岛内并不是铁板一块,还是有理性声音存在的。 这对两岸未来是否还有对话空间,其实是个积极信号。毕竟,当前两岸关系虽然紧张,但并非完全没有缓和的可能。 只要岛内能减少对外部势力的依赖,大陆也不会拒绝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这种时候,像郑丽文这样的声音,反而成了稀缺品。 当然,也不能指望一句话就能改变一切。台海局势的稳定,既需要岛内政治人物的冷静判断,也需要整个社会对现实的清醒认知。 台湾不是棋子,也不能总被当成棋子来摆弄。日本政客要管好自己,日本政府如果真关心区域安全,就应该减少挑衅言行,而不是不断在台湾问题上刷存在感。 台海和平,不靠喊话,也靠不了外援,靠的是两岸中国人自己坐下来谈、理性看待未来。郑丽文这次的表态,说得再直接点,就是给岛内敲了个警钟,也让外部势力知道。 台湾不是你们的战略工具,两岸的事,得由两岸自己说了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