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做梦了,台湾就算愿意和平统一,也不可能允许解放军在那驻军。 海峡夜色下,统

映天真 2025-11-17 20:14:54

不能做梦了,台湾就算愿意和平统一,也不可能允许解放军在那驻军。 海峡夜色下,统一灯塔摇曳不定,若台湾点头和平回归,解放军驻军脚步声会否打破岛内宁静?这份看似遥远的假设,藏着两岸最硬的骨头,答案牵动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弦,究竟是互信桥梁还是断崖绝壁? 两岸一家亲,这话听着亲切,可统一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得一步步来。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回想上世纪90年代初,两岸关系开始解冻。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在新加坡海皇大厦举行的汪辜会谈,是两岸首次高层级非官方接触。   双方签署了四项协议,涉及经贸、海运等领域,这为和平统一铺了条路。会谈后,海峡两岸贸易额逐年上升,福建沿海港口忙碌起来,台湾水果和大陆机械往来频繁。那年8月27日,国务院发布首份台湾问题白皮书,明确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还特别说明统一后中央不派军队和行政人员进驻台湾。   这份文件像一剂安心丸,目的是打消岛内疑虑,营造对话氛围。台北街头报纸头条登出相关消息,岛内商界人士开始频频赴大陆考察,厦门的经贸洽谈会上,台胞们讨论项目合作,氛围融洽。这些举措积累了互信,推动两岸交流走上正轨。 可话说回来,和平统一不是光靠好话说就能成的,得看实质。白皮书里那句“不派军队”,是基于当时形势的让步,目的是给岛内空间,逐步建立共识。结果呢,三十多年过去,岛内政治风向不但没往统那边靠,反而越来越偏。民进党上台后,搞“台独”路线,教育从小学抓起,课本里历史叙事突出“本土化”,淡化中华文化根脉。   媒体天天播大陆军演新闻,配上耸人听闻的解说,岛内民众一提解放军,就条件反射地紧张。家庭里,老一辈聊起1949年后迁台的日子,总免不了带点旧忆,年轻人听着听着,也就形成了“大陆军队等于外来干预”的印象。统派人士嘴上支持统一,可一聊到驻军,就开始打太极,说什么“要顾及社会感受”。   这不是个案,2023年岛内一份民调显示,七成以上民众反对解放军进驻台湾,连统派里反对率也超五成。调查问卷分发到夜市摊位前,受访者大多摇头,理由直白:担心生活变样。这反映出岛内社会心理的深层问题,几十年“去中国化”教育和外部势力渗透,让驻军从国家主权象征,变成了敏感神经。 本质上,这不是简单让步就能解决的。统一是国家意志,驻军是主权落脚点。没有中央军队驻扎,台湾军队还保留,外部军事联系不断,那统一算什么?名义上归了,实际还各玩各的,等于没统一。台湾地理位置太关键,海峡是国家门户,海上交通命脉,若不确保驻军,等于给外部势力留后门。   2022年8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版《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直白指出统一后中央必须全面行使主权,包括军队部署。这不是变卦,而是现实逼的。白皮书强调,统一不是一纸协议,得有治理和安全保障。岛内有些人幻想着“经济拿大陆红利,政治留自己空间”,这走钢丝的玩法,终究站不住脚。   拿香港说事儿,有人说香港没驻军,其实不然。1997年7月1日,解放军驻港部队正式进驻,规模上万人,负责防务和应急,军费中央全包。25年来,部队低调履职,参与抗疫救灾,维多利亚港边哨所常态化,居民早已习以为常。香港人口少、面积小,驻军不显眼,但作用实打实。 岛内抵触驻军的根子,在于认知差距。中央说人民军队是保家卫国,他们说来了就乱套;中央说驻军体现主权,他们说破坏社会秩序。这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外部势力火上浇油,美台军售不断,2024年又批了新一批武器,岛内军演频频,士兵列队操练,媒体直播放大效应。   赖清德2024年5月上台后,两岸气氛更僵,岛内“独”派叫嚣“抗中保台”,统派声音被压。郭正亮等岛内评论员直言,就算台湾愿意和平统一,也不可能允许解放军驻军,他建议“一国两制”改“一国两治”,但这绕不开主权核心。2025年3月,中共对台工作会议提出“塑造祖国必然统一大势”,强调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打击“台独”。   可岛内现状是,军队依赖美制武器,训练士气低落,2025年引入新防空导弹,但实战能力存疑。相比之下,解放军现代化迅猛,东部战区2025年多场环台演习,舰机常态化巡航,展示决心。和平统一大门始终敞开,但前提是接受国家主权完整。中央理解岛内顾虑,在治理上可包容,如保留地方自治,但驻军这道坎,必须迈过去。   但“台独”势力顽固,赖清德政府勾连外部,军售计划层出不穷,和平空间被挤压。维基百科等资料显示,部分学者认为2027年是关键节点,解放军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但中央始终坚持和平路径。统一不是谁让步的问题,而是谁都绕不开的现实。 而两岸统一大势不可逆转,岛内各界,尤其是统派力量,该多想想国家整体利益。外部干涉再多,也挡不住中华儿女的骨肉团圆。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映天真

映天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