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尴尬了,得罪了中方后,高市早苗两次求见朝方,结果等到朝鲜一句:要千百倍讨回日寇

沈言论世界 2025-11-17 13:36:18

太尴尬了,得罪了中方后,高市早苗两次求见朝方,结果等到朝鲜一句:要千百倍讨回日寇血债。 高市早苗在日本政坛一直是以鹰派姿态示人,尤其在对华和对台政策上态度极为强硬。她曾公开将大陆对台的行动与日本“存亡危机事态”相挂钩,这种说法明显是在替美方站台。 也是在为日本扩展军事空间造势。这样的表态不仅引发中国方面的强烈不满,外交部多次通过正式渠道进行严正交涉。 而且在国内外华人圈和主流舆论中也引起了广泛批评,认为她的立场过于激进,缺乏理性。中日关系本就因为历史和领土问题复杂微妙,高市这番操作,等于是往火堆里添了一把油。 眼看中方态度强硬,毫无退让迹象,高市早苗似乎意识到想从中国这里打开突破口已经不太可能,于是她开始另辟蹊径,把目光投向了朝鲜。 这一步看似灵活,实则异常冒险。因为朝鲜在半岛事务中虽然角色特殊,但始终将日本视为历史宿敌,尤其在慰安妇问题和殖民统治历史问题上,从未松口。 高市早苗两次试图通过不同渠道与朝方进行接触,想要营造某种“对朝外交突破”的姿态,甚至有意寻求朝鲜在区域安全议题上与日本展开所谓的“对话”。 但这显然是低估了朝鲜在历史问题上的立场。朝鲜的回应也非常直接,没有半点外交辞令的修饰。一句“要千百倍讨回日寇血债”,不仅明确拒绝了高市的接触意图。 还再次强调了日本在历史问题上必须付出代价的立场。这个回应其实并不令人意外,过去几年里朝鲜在多次对外声明中都提到日本必须彻底反省历史,并对战争罪行负责。 朝鲜的立场不仅仅是情绪发泄,更是其国家政策的一部分。高市早苗选择在这个节点“靠近”朝鲜,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当前地区格局的误判。 她可能以为朝鲜会因为对美关系复杂,可能愿意在日本面前做出某些姿态,但她没意识到,对朝鲜来说,日本永远是一个需要“清算”的对象。 从中方的角度来看,对高市早苗的种种言行早有明确定性。中国外交部的表态非常清晰,反对日本政客借台海事务炒作“存亡危机”,更反对日本与域外势力捆绑,推动地区军事化。 高市的言行不仅暴露了她的政治投机心理,也反映出部分日本政客在对华认知上的偏差。只看到所谓的“安全威胁”,却看不到自身在地区局势中扮演的角色。 这种只顾配合美方战略、忽视邻国感受的做法,注定无法获得地区国家的认同。日本国内其实也并非铁板一块。当前的经济、外交压力让许多日本民众对鹰派政策的质疑日益增强。 尤其是对与邻国关系持续紧张可能带来的经济冲击和地缘政治风险,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呼吁“谨慎务实”的对外政策。 而高市早苗代表的恰恰是那种一味强硬、但缺乏战略深度的路线。她的朝鲜“求见”行动失败,不仅是个人外交上的尴尬,更是日本对外政策困境的一个缩影。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包括韩国在内的东北亚国家在处理中日朝三边关系时,越来越注重历史问题的“底线”,不容忽视。 高市早苗如果真想在外交上有所突破,首先要正视的是日本在二战中对邻国造成的创伤,而不是简单地通过军事合作或政治操作来掩盖问题。 正如朝鲜的回应所展现的那样,历史账不清,未来的路也走不远。这次事件还带出了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背景,那就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推行所谓“印太战略”背景下。 日本如何在中美之间寻找自己的定位。高市早苗显然是站在了更靠近美方的立场上,试图通过强化美日军事同盟来确保日本国家安全,但她忽略了一个现实。 那就是如果没有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单靠军事合作并不能换来真正的安全。特别是当中朝等国都在强调维护自身主权和历史正义时。 日本的任何激进表态都可能带来反弹,甚至影响到整个地区的稳定。总的来说,高市早苗的两次“求见”不仅没能带来任何突破,反而让她在外交上的形象更加被动。 中方立场坚决,朝方态度冷峻,让她的这场“外交冒险”最终变成了一次尴尬的失败。在当前这个敏感时刻,任何想通过历史问题“绕过中国”、拉拢朝鲜的策略,注定行不通。 历史的账本,没有翻篇之前,谁也别想跳过章节往下看。

0 阅读:32

评论列表

用户11xxx33

用户11xxx33

2
2025-11-17 13:56

日本是个根本不要脸无耻到没有下限的民族,它还以这种观点来衡量别的国家!

猜你喜欢

沈言论世界

沈言论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