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飞行员林贤顺,驾机回归大陆,被12架战机追杀,后来如何? 林贤顺出生在195

陈砚之 2025-11-14 19:13:03

台湾飞行员林贤顺,驾机回归大陆,被12架战机追杀,后来如何? 林贤顺出生在1953年的台湾苗栗县,那是个典型的农村地方,家里靠种地过日子。他从小就不想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总想着能飞上天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经过几年苦读和身体训练,他考上了空军学校,1976年毕业后分配到飞行单位,一年后正式成为飞行员,驻扎在桃园空军基地。那里主要是针对大陆空军做模拟训练,他每天飞上天执行任务,但因为祖籍广东梅州,从小听家里人讲大陆的事,他从来没把对岸当成敌人。台湾当局当时到处宣传大陆民生艰难,他起初也信了点,但1981年同事黄植诚开飞机回大陆,让他开始怀疑。两人关系好,黄植诚走后,他私下打听大陆情况,后来调去负责思想教育工作,每天看那些批判大陆的材料,让他越来越觉得不对劲。他联系韩国工作的同学,得知大陆改革开放后变化大,经济发展快,这让他动了心。从那时候起,他开始留意航线,记机场位置,但空军管得严,他得小心不露痕迹。 1989年初,林贤顺已经当中校,他决定行动,每天查天气预报。2月11日听说次日台湾阴天大陆晴,他觉得机会来了。阴天能帮他躲开监控,大陆晴天好找机场。他把大陆机场坐标和路径都背熟了,但对地形不熟,需要好天气确认。第二天他正常去机场,跟同事打招呼,假装检查设备,然后说想单独飞练手。别人没疑心,还夸他勤快。他选了加满油的F-5E教练机,这架油够飞到大陆应对突发。准备好后他上机起飞,先正常转几圈,然后直奔海峡。进入海峡他压低高度贴海面飞,避开雷达。那天雾大,地面5分钟后才发现异常,指挥部呼叫没回应,判断他要回去,就派12架战机拦截。他掌握台湾空军情报,不能让他带走。F-5E性能一般,过去类似事件很多人险死还生。他关了通信,不知身后事,但全速往前。台湾开雷达搜,准备导弹,但他低飞雷达抓不住。指挥急了,下令越中线就击落,这命令没加密,被大陆截获,大陆派4架战机迎击。他越中线后,敌机追到20公里,与大陆机对峙,台湾怕事大就撤回。大陆机找他,但雾太大没找到。他在汕头上空转半小时,设备不兼容联系不上,转向丰顺还是没机场,油尽一个发动机熄火,他跳伞,飞机坠水田。村民找到他,报告公安,送去县城。 广州军区重视这事,次日副司令直升机接他到广州,路上告诉他昨天12架追杀和大陆4架迎击的险情。他跳伞时轻伤,在空军医院住一周,好多广东领导来访,省长叶选平用客家话跟他聊家常。黄植诚从北京打电话,两人聊得很起劲。他逛广州,看到高楼多,市场热闹,确认大陆宣传不对。同年他开记者会解释回归原因。10月调石家庄航校当副参谋长,授上校衔。他没带文件,但分享台湾空军战术和格斗技巧,帮助训练大陆飞行员,对空军有贡献。从1990年起,他当石家庄市政协委员,后来到河北、北京、全国政协。政府部队照顾他生活,让他感动。看到大陆变化大,他觉得选择对。1991年和台湾妻子离婚,经介绍娶赵爽,生女儿,家庭平淡幸福。他对台湾有感情,但通缉在身回不去。他相信两岸会统一,那时再回。 林贤顺这事发生在两岸关系紧张的80年代末,那时候台湾空军飞行员回大陆的不止他一个,从50年代起就有几十起类似事件。最早1950年就有国民党飞行员开飞机过来,像刘承司他们,带情报过来帮忙。60年代吴毓骧开U-2侦察机过来,那机型先进,大陆空军研究了不少。70年代邵希彦开民航机过来,是唯一民航案例。80年代黄植诚开F-5过来,林贤顺和他同事,受影响大。这些人回大陆后大多安排工作,贡献情报和技术,帮助空军进步。林贤顺分享的台湾模拟敌战术,让大陆飞行员熟悉对手打法,提升实战能力。两岸飞行员互飞事件反映当时政治分歧,但也推动技术交流。林贤顺案例典型,因为他台湾本地人,不是外省人,证明两岸血脉相连。 林贤顺回归后,大陆空军从这些事件中学到不少。过去台湾空军用美式装备,F-5系列常见,林贤顺带的机型虽是教练版,但结构和性能情报价值高。大陆那时用米格机为主,通过模拟训练适应美式战法。林贤顺在航校教书,把台湾空军日常训练和空中格斗细节讲清楚,帮助培养一批飞行员。这些飞行员后来在演习中表现好,提升整体水平。类似事件还包括大陆飞行员去台湾,像王学成1983年开米格-21过去,台湾研究后改进防空。两岸这种互飞减少后,转向情报战,但历史影响深。林贤顺生活稳定,当政协委员参与地方事务,提案多关于空军教育和两岸交流。

0 阅读:21

猜你喜欢

陈砚之

陈砚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