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坛这两天突然炸出一个大瓜,前首相石破茂在接受《每日新闻》采访时放话说,明治

依秋聊趣 2025-11-13 14:19:35

日本政坛这两天突然炸出一个大瓜,前首相石破茂在接受《每日新闻》采访时放话说,明治维新的发动机不是自家勤勉而是甲午战争后从清政府掠来的二亿三千万两白银,消息一出日本舆论有点懵圈,中国网友却觉得这番自爆既罕见又扎心。 当年《马关条约》写着赔2亿两,可日本又借着“赎辽费”要了3000万两,加上威海卫驻军费150万两,名义上就2.315亿两了。 更缺德的是他们还在白银成色、汇率上做手脚,最后硬生生多刮走1800多万两,实际到手2.6亿两白银,折成当时的日元得有4亿左右。 这对于1893年财政收入还不到5500万两白银的日本来说,相当于天上掉下来近五年的收入总和,简直是凭空捡到了一个能让全国疯狂的金元宝。 时任外务大臣井上馨那句:“一想到3.6亿日元滚滚而来,政府和私人都觉得无比富裕”,毫不掩饰地暴露了这种不劳而获的狂喜,哪里有半分勤勉奋斗的影子?! 这笔横财,直接给日本的发展按下了快进键,首先被填满的就是军事扩张的钱包。 日本把赔款的85%都砸在了军备上,其中海军扩充费就占了1.39亿日元,陆军扩充费5700万日元,还有临时军事费和军舰补充基金,拿着中国的赔款转头就打造用来侵略中国的战争机器。 要知道,甲午战争前,日本海军2000吨位以上的战舰只有5艘,总吨位才1.7万多吨,远不如北洋水师,可拿到赔款后短短几年,日本海军总吨位就飙升到6万多吨,后来偷袭珍珠港的雾岛号战列舰、武藏号战列舰,还有天城号航母,全都是靠这笔资金支撑的军工体系造出来的。 陆军也跟着疯狂扩军,原本只有六个师团,硬是借着赔款新增了六个师团,还大幅扩充炮兵和骑兵,把部队打造成了专门对外侵略的精锐力量,这种靠掠夺来的军备扩张,比所谓的“勤勉练兵”高效百倍。 工业领域更是靠这笔赔款起死回生,日本用近2000万日元赔款从德国引进全套设备,建起了二战前最大的国营钢铁厂八幡制铁所,明着就规定这里主要生产炮架、军舰材料和速射炮弹坯料,完全是为战争服务的军工核心。 这座钢铁厂后来能持续运转,靠的还是从中国掠夺的资源,1905到1945年间,日本从抚顺掠走近2亿吨优质煤炭,1938年占领湖北大冶后,7年间就抢走420万吨铁矿,全都是往八幡制铁所里送,用中国的资源炼出侵略中国的武器,形成了一条沾满鲜血的掠夺链条。 而在赔款的刺激下,日本的工业资本也呈爆炸式增长,1895到1900年五年间,新增公司4665家,资金额增加4.7亿日元,原本1884年只有504万日元的工业资本,到1893年就涨到7825万日元,甲午战争后更是直接翻番,这种增长速度哪里是“勤勉创业”能实现的,分明是靠抢来的原始资本快速发家。 金融领域的突破,更是全靠这笔赔款兜底,日本借着这笔巨额外汇储备,在1897年成功从银本位制改成金本位制,一下子打通了和国际金融市场的通道,获得了和西方列强平起平坐的金融竞争力。 在这之前,日本的金融体系混乱,货币不被国际认可,经济发展处处受限,而这笔来自中国的赔款就像一剂强心针,让他们瞬间具备了稳定货币、吸引外资的底气,这种金融层面的跨越,靠自身积累可能几十年都达不到,却借着战争掠夺一步到位。 1895年后十年里,日本公司数量从2884家暴涨到8895家,资本总额从2.5亿日元冲到9.3亿日元,铁路计划资本新增1.58亿日元,银行新增资本1.92亿日元,海运业更是从528艘轮船发展到1390艘,总吨数从36万吨增加到126万吨,将近翻了三倍。 这些数据背后,全是中国百姓的血汗钱——当时清政府为了赔款,不得不向列强举借高额外债,年利率高达4%到5%,还要以关税、盐税作为抵押。 而日本却拿着这些赔款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甚至普及教育培养人才,用掠夺来的资金打造自己的竞争力,反过来再用这些竞争力继续侵略亚洲邻国。 日本一直标榜的“明治维新奇迹”,本质上就是一场靠战争掠夺完成的原始积累,所谓的“勤勉”不过是掩人耳目的遮羞布。 如果没有这笔相当于五年财政收入的巨额赔款,日本的工业化进程会举步维艰,军事扩张更是无从谈起,毕竟在甲午战争前,日本的人均国民收入还远低于西方列强,工业基础薄弱,连钢铁都无法自给。 石破茂的实话实说,不过是承认了日本近代化的发家史就是一部掠夺史,那些所谓的“发展成就”,从头到脚都沾着中国人民的血汗,而日本舆论的懵圈恰恰说明他们一直不愿面对这段不光彩的历史,宁愿抱着“勤勉奋斗”的谎言自欺欺人。 可历史数据不会说谎,井上馨的露骨言论不会说谎,八幡制铁所的钢铁不会说谎,那些靠赔款造出来的战争机器更不会说谎,这场靠掠夺启动的“明治维新”,终究是日本历史上洗不掉的污点。

0 阅读:20
依秋聊趣

依秋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