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乌克兰外交部宣布了 2025年11月13日,乌克兰外交部宣布,因缺乏成果,乌克兰方面至少在今年年底之前将停止与俄罗斯进行和平谈判。 这个决定看似突然,实则是战场与现实压力下的必然。巴赫穆特前线的拉锯战已持续数月,俄军凭借兵力优势控制了市区大部分区域,乌军3000名增援兵力虽紧急驰援,却仍面临补给线被切断的风险。 能源危机更是雪上加霜。11月初俄军的大规模打击,让乌克兰所有国有火力发电厂全部瘫痪,全国多地每日停电超12小时,60%的天然气生产能力丧失,过冬成了迫在眉睫的难题。 欧盟虽已调拨8亿欧元过冬援助,还在筹措额外1亿欧元采购发电机,但乌克兰仍需19亿美元进口4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笔资金至今尚未完全落实。 前线的弹药缺口同样严峻。9月底乌克兰中部军火库发生爆炸,18.8万吨远程火炮弹药化为灰烬,这占了乌军现役远程弹药的70%,直接影响了前线作战能力。 冲突以来,已有超1000万乌克兰民众被迫逃离家园,要么逃往邻国,要么在国内流离失所。对这些人来说,谈判桌上的进展远比声明更重要。 此前双方并非没有沟通基础,曾多次就战俘交换等议题达成共识。如今停谈,意味着外交渠道暂时关闭,更多压力将转移到战场和民生层面。 和平谈判的暂停,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寒冷冬季里的能源短缺、前线士兵的弹药匮乏、流离民众的归家渴望,都在呼唤务实的解决方案。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