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日军包围渊子崖村,准备大开杀戒,但村里的312名村民却不甘坐以待毙,

寻琴路上邂逅的旅友 2025-11-10 11:40:55

1941年,日军包围渊子崖村,准备大开杀戒,但村里的312名村民却不甘坐以待毙,而是选择了联手,一起血战1000多名日军,打响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家园保卫战,最终,121头鬼子被击杀。 那天的太阳刚爬上山头,村口就扬起了漫天尘土,鬼子的大队人马像蝗虫一样压过来,村长林凡义敲钟的时候手都在抖,可嗓子眼里吼出的那句话却像钉子一样砸进每个人心里,咱们渊子崖的老少爷们儿没有一个是孬种,抄起家伙就跟鬼子干到底。 你想想看,一千多个装备着三八大盖和刺刀的鬼子兵,对面是举着锄头铡刀甚至剪子菜刀的庄稼人,这场面任谁看了都觉得是以卵击石,可偏偏这群“卵”硬是磕碎了鬼子的牙。村口的土墙后面埋伏着几十条汉子,林老五那把磨得锃亮的铡刀第一个劈下去,冲在最前面的伪军脑袋就开了花,血溅得老高。 巷子里的搏杀更惨烈,鬼子仗着枪长刺刀利,想逼着村民退进死胡同,可他们忘了这是咱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谁家院墙有狗洞谁家房顶能藏人,大伙儿门儿清。林清池的媳妇把烧滚的南瓜汤从门缝里泼出去,烫得鬼子哇哇乱叫,几个半大孩子趁机用竹竿把鬼子捅下土坡。 最让人揪心的是林崇岩老爹,七十多岁的人抡着门闩砸鬼子膝盖,被刺刀扎穿肚子还死死抱住鬼子的腿,给旁边人争取了扔石头的机会。还有那个叫林清洁的十二岁娃,亲眼看见娘亲倒在血泊里,红着眼睛搬起磨盘砸向鬼子后背,自己也被子弹擦过头皮昏死过去。 仗从早上打到日头偏西,村里的土炮哑火了就用砖头砸,砖头扔完了就肉搏,鬼子每占一座院子都要付出几条人命。后来县大队的援兵赶到时,看见的是满地鬼子的尸体和紧紧攥着农具不倒下的村民,粮仓烧焦的梁柱下,林凡义村长胸口插着刺刀,身子还挡在粮堆前。 这一仗打完,村里147条性命没了,活下来的人抹把眼泪埋了亲人,转头又扛起锄头下地。如今渊子崖村口立着六米高的纪念碑,上面刻着的每个名字都在告诉后人,啥叫“宁站着死,不跪着生”。隔壁村的老人们现在唠嗑还常念叨,说渊子崖的土里能攥出血性,种出的高粱都比别处红。 那些觉得现在和平日子来得太容易的人,真该去渊子崖的烈士陵园走一走,看看石碑上十二岁娃娃的名字,摸摸弹孔还在的老槐树。没有这群普通人拿命换来的骨气,哪有今天车水马龙的好光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寻琴路上邂逅的旅友

寻琴路上邂逅的旅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