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罗夫最近有点不对劲。这位当了20多年俄罗斯外长的老外交家,最近连续两件事让人看不懂。第一件,他没参加普京11月5日主持的安全会议重要会议。第二件,他不再是G20峰会的俄罗斯代表团团长。 11月5日那场安全会,普京亲自主持,聊的肯定是俄乌前线的动向、边境安防这些能攥住俄罗斯命脉的事儿。搁以前,这种会拉夫罗夫的座位从来没缺过,毕竟外交跟安全就是拧在一起的绳,他一张嘴就是俄罗斯在国际上的态度,高层拿主意时少了他的意见都不踏实。可这次公开的参会名单里,从头到尾没见着他的名字,倒是国防部的绍伊古、联邦安全局的头儿们占了前排,连负责南部边境安全的地区官员都来了。 这哪儿是他被“踢出去”了?分明是现在的仗打得太紧,决策得快准狠。前线要调兵、要搞情报研判,得让天天盯着战场的军方、情报口的人直接说话,总不能让外交家拿着“外交辞令”跟前线需求掰扯吧?毕竟炮弹落点不等人,比起跟西方解释“为什么要这么打”,先把仗打明白才是眼下的急活儿。 这边安全会议的事儿还没让人想透,那边G20代表团的名单又让人愣了一下——11月4日普京直接签了命令,让总统办公厅副主任马克西姆·奥列什金带队去南非。奥列什金这人跟拉夫罗夫完全不是一个路子,他以前管的是经济和国内事务协调,比如跟地方政府对接基建、琢磨怎么搞活能源贸易,压根不是跑国际外交的出身。 以前拉夫罗夫去G20,多半是应付西方的追问,一会儿被围着想让俄罗斯“停火”,一会儿又被揪着制裁的事儿吵,就算跟新兴经济体聊,也多是泛泛的外交表态。可现在不一样了,俄罗斯被西方卡着脖子制裁这么久,急着跟巴西、印度、南非这些国家搞点实在的。 拉夫罗夫去了,可能还是跟西方吵得脸红脖子粗,奥列什金去了,能直接跟对方的经济部长、企业老板聊“怎么分好处”,这活儿显然更对现在的胃口。 其实往前数几个月,4月28日拉夫罗夫还在里约热内卢见了王毅,那会儿两人聊的是国际秩序、双边合作这些常规外交活儿,那时候的节奏还是“外交打头阵”,毕竟那会儿西方的孤立刚紧起来,得靠拉夫罗夫的老人脉稳住阵脚。可才过了半年多,形势就翻了个面——前线要保补给、国内要稳经济,外交不能再只靠“吵架”和“表态”了,得转向“捞实在的”。 拉夫罗夫这老外交家也不是跟不上,最近私下里还在跟中东、非洲的外交官员偷偷联系,那些地方是俄罗斯能拿到能源订单、能搞到矿产的关键地儿,他的老关系在这儿还好用得很,只是不用再站到G20的聚光灯下跟西方掰扯了。 有人猜是不是拉夫罗夫失宠了,这就想偏了。要是真失宠,能还让他管着中东、非洲的私下对接?俄罗斯现在是把活儿分细了:安全上的急事儿,让军方、情报口的人先定;经济上的实在合作,让懂行的奥列什金去谈;拉夫罗夫则转去打理那些“长线关系”。 说白了,不是他不对劲,是俄罗斯现在的外交节奏踩得不一样了,老外交家也得跟着调频道,总不能还按20年前的老路子跟现在的局面死磕吧? 你们琢磨琢磨,要是真要换了拉夫罗夫,何必这么麻烦?直接让他歇着不就完了?现在这样,分明是把他的长处用在了更合适的地方,毕竟20多年攒下的人脉和经验,扔了多可惜。 说到底,这不是“不对劲”,是俄罗斯在跟当前的处境较劲,每个人的活儿都得跟着战局、跟着制裁的情况变,拉夫罗夫也不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