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开始慌啦!美国把对中国的关税从145%降下来了,结果却发现中国客户没了,根本

漫聊小知识 2025-11-09 21:13:13

美国开始慌啦!美国把对中国的关税从145%降下来了,结果却发现中国客户没了,根本就没回来,可把美媒给愁坏了,都纳闷中国客户跑哪儿去了呢?而美国还在大量补货呢! 谁也没料到,美国关税大砍刀举了半天,最后自己先慌了。今年4月突然宣布豁免智能手机、芯片等20类商品的“对等关税”,相当于给这些中国出口大户免了单。 可他们没想到,这台阶递出去了,中国企业压根不接,美媒急得跳脚也没用,这都是美国自己作的。 先说说美国为啥突然“认怂”,说白了就是撑不住了!他们自己心里比谁都清楚,好多东西离了中国根本玩不转。 就拿手机来说,美国市场82.1%的手机都来自中国,笔记本电脑更是73%靠中国供应,这些产业在美国本土早就断档了,根本没人能生产。 之前关税加到145%的时候,美国自己的企业先扛不住了,进货成本飙升,货架上的商品要么涨价要么断货,老百姓怨声载道,经济学家都算不过账来——这关税水平都快赶上1903年了,百年新高啊。 再不豁免,美国的商场就得空一半,这才急急忙忙松了口,哪是什么“让步”,分明是自救。 可美国想得太简单了,以为降点税,中国企业就会像以前一样乖乖把订单送上门?他们忘了,这几年高关税的刀子架在脖子上,中国企业早就不是任人宰割的软柿子了,早就找出路了! 就说浙江那家做厨房塑料用品的企业,以前75%的货都卖欧美,关税一加直接损失1.5亿订单,人家能坐以待毙吗? 立马转头开拓东南亚市场,跟着国家“双循环”的路子走,两条腿走路不比吊在一棵树上稳? 还有广东那家做汽车空调滤清器的厂子,更聪明,直接在泰国建了分厂,核心技术和高端部件留在国内,产品从泰国出口美国,绕开关税不说,还能辐射整个东南亚市场,人家早就把“鸡蛋”分到不同篮子里了。 美国更没想到,中国企业不仅往外走,还往家里看,国内市场这盘大棋早就下起来了。 厦门有个做织带的企业,以前专做美国节日装饰用的拷克带,关税一来货全积压了。人家没等着美国松口,直接改图案,把雪花麋鹿换成符合国内审美的样式,转身就打开了内销市场。 宁波的家电企业也一样,美国订单少了三分之一,立马加大国内市场投入,现在国内销量占了30%,单一市场的风险早就降下来了。 这几年中国老百姓购买力越来越强,国内市场这么大,何必非得盯着美国那阴晴不定的市场?美国现在才想着降税,晚了! 更关键的是,美国这政策朝令夕改,谁还敢信他?今天加税明天豁免,嘴上说着豁免半导体,转头就威胁一两个月后还要加税,商务部长自己都含糊其辞。 企业做买卖讲究的是安稳,哪经得住这么折腾?东莞有个做玩具的女老板,干了十八年外贸,以前天天给美国高端品牌代工,关税涨到五十几的时候,人家直接跟美国客户红脸:要拿货就涨价,不然免谈! 人家有底气啊,早就拿下了“绿色制造”的高门槛认证,日本客户带着十二家大客户找上门,欧洲订单也堆过来了,根本不愁卖。 现在美国就算降税,人家也得掂量掂量:这次豁免了,下次会不会又突然加回来?折腾不起也耗不起,索性不回头了。 再说了,全球市场又不是只有美国一家,美国这边关税闹得欢,中国企业早就把生意做到别的地方去了。 这几年东南亚、南亚的订单涨得厉害,美国自己的数据都显示,9月份来自印尼、泰国、越南、印度的进口量全在涨,中国的份额虽然降了点,但人家是把产能挪到这些地方去了,生意没丢,只是换了个出口渠道。 而且中国和东盟这些国家有优惠关税政策,企业办个原产地证书就能省不少钱,比跟美国掰扯关税靠谱多了。美国还以为自己是香饽饽,其实早就不是中国企业的唯一选择了。 最讽刺的是,美国想靠关税逼制造业回流,纯属白日做梦,美国劳动力成本那么高,产业链早就断了,就算中国企业不出口,美国也造不出这么便宜好用的东西,就像半导体行业,美国一边豁免关税,一边又搞出口管制,一会儿允许英伟达芯片出口,一会儿又要抽15%的收益,连他们自己国会都吵翻天,说这可能违宪。 这种自相矛盾的政策,企业看了都头疼,谁敢把产能挪回美国?最后只能是美国企业自己买单,进口成本涨了,产品卖得贵了,老百姓掏腰包,经济学家都急得说这关税要把美国经济逼疯了。 现在美国商场还在大量补货,可以前的中国供应商早就不在原地等他了,不是中国客户跑了,是人家早就把路走宽了,不稀罕回头了。 美国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高估了自己的底气,低估了中国企业的韧性,关税大棒举了半天,没打疼别人,先砸伤了自己的脚。 想靠耍横逼中国让步?门都没有!中国企业早就学会了多条腿走路,国内市场稳,海外市场广,根本不怕美国折腾。 以后美国要是还这么出尔反尔,只会把更多中国客户推得更远,最后慌的还得是他们自己。

0 阅读:0
漫聊小知识

漫聊小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