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该醒醒了!有马英九、朱立伦、洪秀柱在,和平统一哪有那么容易? 两岸经贸

千金不及冰麒麟 2025-11-09 02:27:25

中国大陆该醒醒了!有马英九、朱立伦、洪秀柱在,和平统一哪有那么容易? 两岸经贸合作从2008年起步,当时国民党上台后迅速推动ECFA签署,直航开通让台湾产品源源不断进入大陆市场。2010年协议生效,台湾对大陆出口额开始猛增,顺差规模在几年内突破数百亿美元。到2024年,两岸贸易总额达到2929.71亿美元,大陆自台湾进口2177.82亿美元,同比增长9.3%。这些数字背后,是大陆持续推出的惠台措施在发力,比如农产品零关税入关,台胞居住证便利化,让台商台胞在大陆投资兴业少了许多后顾之忧。2025年第一季度,两岸贸易额已达705.6亿美元,同比增长15.2%,大陆实际使用台资12.6亿美元,增长127.1%。新设台企1592家,显示融合势头强劲。可经贸红利再丰厚,也掩盖不了政治层面的僵局,国民党这些年总把经济牌打得响,却在统一议题上避重就轻。 马英九任内虽签下多项经贸协议,但对统一路径始终含糊其辞。他反复强调“不统不独不武”,这套表述成了国民党对两岸关系的标准回避术。卸任后,马英九偶尔在公开场合回顾ECFA带来的千亿顺差,却从不触及主权核心。2024年两岸贸易顺差高达1425.93亿美元,台湾经济从中获益巨大,可马英九的立场让这些红利停留在经济层面,无法转化为政治共识。国民党内部也因他的影响,深蓝派与本土派拉锯不断。2025年国民党主席选举中,马英九现身全代会,支持郑丽文上位,但两岸政策仍旧停留在“九二共识”框架下,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种骑墙策略,让大陆的惠台政策虽落地生根,却换不来岛内对“一中”原则的明确认同。 朱立伦作为现任国民党主席,立场更显暧昧。他一边推动岛内“去中国化”教育课纲,淡化历史联系,一边享受大陆贸易优惠。2022年访美时,朱立伦公开称“九二共识是没有共识的共识”,这番话直接动摇了两岸互信基础。回台后,他签署多项经贸文件,让台湾水果电子产品继续畅销大陆,却在党务会议上强调“亲美路线不变”。2025年国民党内部博弈加剧,朱立伦虽陪同郑丽文出席活动,但党内本土派势力抬头,对统一议题的讨论仍旧流于表面。福建2025年2月发布的17条惠台措施,支持台胞参与海洋渔业和林业碳票交易,可朱立伦的回应仅限于泛泛而谈,不愿推动党内共识。这种经济靠大陆、政治搞暧昧的操作,让国民党成了两岸关系的“提款机”,用完即扔。 洪秀柱虽常提统一口号,但实际影响力有限。2015年她提出“一中同表”,强调两岸主权重叠,却遭党内压力逼改“一中各表”。这番折腾暴露了国民党内部分裂,深蓝派与浅蓝派互相掣肘。2024年7月洪秀柱访云南谈统一愿景,回台后国民党官方甚至不敢转发她的言论,绿营扣上“统战”帽子,她在党内渐成边缘人。2025年10月国民党全代会上,洪秀柱力挺郑丽文当选主席,建议两岸政策“没那么复杂,未来谋求统一”,但党内反应平淡。泉州市2025年10月出台的11条金融支持措施,旨在助力两岸融合,可洪秀柱的提议难获党内响应。她的经历典型体现了国民党困境:谁敢直面统一,谁就可能被贴“卖台”标签,导致政策推进寸步难行。 国民党内部分裂由来已久,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失利后,检讨声四起,却总归咎于外部环境,而非自身路线模糊。2025年主席改选从六强混战到郑丽文胜出,洪秀柱、马英九等大老齐聚,但两岸政策仍旧卡在“九二共识”上,不敢升级。朱立伦时代,党内本土派推动“自主外交”,深蓝派强调经济优先,本土与大陆派系扯皮不断。中山市2025年7月推出的惠台新政,助力台胞共享大湾区机遇,可国民党内部争论不休,无法形成合力。这样的分裂,让大陆的融合通道虽已铺开,却难吸引更多岛内认同者。统一不是选秀节目,靠这些摇摆人物的“善意”根本不靠谱。 大陆惠台政策一步步深化,2025年福建第四批17条措施涵盖农业、金融、就业等领域,支持台湾农民创业园和台企涉林项目。国务院台办10月发布会强调,为台胞来往大陆提供更便利条件,促进人员交流。越来越多台商台胞选择大陆投资,2025年上半年新设台企数量持续增长。这些举措掏心掏肺,旨在构建制度化融合通道,让认同“一中”的台胞无后顾之忧。可国民党这些政客的回避,让经济红利难以转化为政治共识。2025年两岸贸易开年强势,赖清德施政却面临挑战,大陆的稳健步伐凸显统一大势。 大陆需清醒认识到,和平统一不能指望国民党这些分裂嘴脸。外部势力军售搅局时,国民党还强调“自主外交”,却不敢直面主权。2025年上半年海峡执法和军演亮出威慑,巡逻船队常态化,演习规模扩大,维护了海峡稳定。同时,强化反“台独”法律框架,推动融合发展新路。统一关乎国家主权,历史大势不由骑墙派决定。国民党这些吃尽红利却回避核心的角色,只会随潮流消逝。祖国崛起力量将穿透海峡,真正推动两岸一家亲。

0 阅读:0
千金不及冰麒麟

千金不及冰麒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