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联合早报11月7日报道,欧盟工业策略专员塞茹尔内近日竟然说:“如今,一些制造商在欧洲装配中国汽车,用的却是中国的组件和中国的员工,这在匈牙利和西班牙实实在在发生,这种情况不能接受。”“欧盟必须捍卫欧洲汽车工业,以应对中国业者的竞争,手段可包括针对外资准入设定条件、重新检讨所有新车须在2035年达致零排放的目标等。” 看到这个言论,笔者认为,现在欧盟官员可能真的是有点焦虑了。我们的汽车工业在飞速进步,而欧盟的汽车工业却止步不前,因此现在欧洲的汽车工业已经远远无法与我们竞争。在无法与我们竞争的情况下,欧盟这些官员自然而然就开始想着动用非市场的手段来限制我们的发展,比如说不允许欧洲汽车工厂使用中国员工、针对中国资本设定准入条件等。 以往的欧盟官员至少还会在表面上做做样子,现在连做做样子都没有了,直接就说他们准备采用非市场的手段来竞争,来“捍卫欧洲的汽车工业”,因为他们是真的竞争不过我们,他们那由内而外的焦虑感,通过这种反差感巨大的行为,完全体现了出来。 不过,就算是焦虑也没用,竞争不过就是竞争不过,欧洲现在真正面对的问题,其实是他们自身内部,毕竟发展了这么多年,欧盟还是有着一些技术积累的,如果真的铁了心一门心思发展,肯定能够取得一定成就,但欧盟内部各种阻碍他们发展的因素太多了,就不说别的,前段时间德国连他们境内最后一座核电站都给炸掉了,发展制造业,能源必不可少,可德国却炸掉了核电站这样优质的能源来源,这样的事情都做的出来,又怎么能发展好制造业呢? 欧盟自身更应该反思,为什么我们在欧洲建造的汽车工厂,不愿意使用欧盟本土的员工?因为现在欧盟本土的那些员工的确是不堪大用,也是跟美国年轻人一样,经历了各种所谓的“快乐教育”,以至于专业技能变得十分拉胯,这种人口基本素质的降低,至少短时间内是根本难以扭转的。 因此,现在欧盟如果真想要让自己重新变得强大,不是应该想着怎么通过非市场的手段来搞贸易保护主义,给自己营造一个温床,而是应该痛定思痛,仔细学习我们的做法,这样才有一线希望。不过,想来这一点,欧盟是做不到的,他们毕竟自大傲慢惯了,怎么可能愿意重新踏踏实实努力奋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