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贸易战,让那么多假盟友“原形毕露”!美国一施压,欧洲扛不住了,非洲收了中国

山河又月明 2025-11-07 14:11:56

多亏了贸易战,让那么多假盟友“原形毕露”!美国一施压,欧洲扛不住了,非洲收了中国超10000多公里铁路的基建大礼,都换不来关键时刻的一句公道话! 贸易战真是面照妖镜,把那些嘴上喊着“伙伴”的假盟友照得明明白白,美国那边刚一施压,所谓的紧密合作就现了原形,不管是欧洲还是非洲,一个个的反应都透着实在的功利。 先说说欧洲,这地界儿跟中国的贸易绑得有多紧,数据摆着就骗不了人。2024年全年中欧贸易额已经冲到了5591.5亿元,比前一年还涨了1.6%,其中德国一个国家就占了1436.4亿元,中国出口德国的货物更是涨了7.8%。 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单季贸易额直接破了1.3万亿元,换算下来每分钟都有几百万的货物在两地之间穿梭,小到家电零件,大到机械装备,早就你中有我了。毕竟欧盟是中国机电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又是欧盟消费品的主要来源地,按理说该是风雨同舟的关系。 可美国的关税大棒一挥,欧洲的腰杆立马就软了。2025年3月美国先对欧盟钢铝加征25%关税,跟着又威胁要把其他商品的关税提到30%,这下欧盟立马慌了神。 本来还喊着要分两轮对美征收260亿欧元反制关税,结果没过多久就把反制措施一延再延,最后干脆接受了15%的统一关税,连汽车这种核心产业都没能例外。 说穿了,还是怕得罪美国,毕竟要靠美国在北约和乌克兰问题上撑腰,只能拿贸易利益换所谓的“安全”,这种妥协连法国工业部长都忍不住说协议“不平衡”。 对美国低头还不够,转头就把矛头对准了中国。之前喊着要“去风险”,结果先给中国电动车加征了45.3%的关税,搞得市场一阵骚动。 可有意思的是,欧洲车企的身体比嘴巴诚实多了,尤其是德国车企,一边在欧盟委员会面前抱怨中国电动车抢了市场,一边偷偷往中国砸钱。 2024年上半年德国对华投资直接创了历史新高,达到73亿欧元,第二季度单季就投了48亿欧元。大众掏25亿欧元扩建合肥的生产中心,奔驰更狠,直接计划和合作伙伴砸140亿元在华搞本土化生产,还喊着“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的口号。 这波操作也是够拧巴的,一边跟着欧盟对中国商品加税,一边生怕错过中国市场的红利,说到底还是舍不得这块全球最大的汽车蛋糕。 再看非洲,这情况更让人唏嘘。这些年中国在非洲建的铁路早超了1万公里,从坦赞铁路到亚吉铁路,再到投资18.3亿美元重建的本格拉铁路,全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而且从设计到施工都用中国标准,帮着非洲打通了运输命脉。 就说本格拉铁路吧,要是没有中国花十几年重建,美国后来炒作的“洛比托走廊”计划根本就是空中楼阁,连美国自己人都承认没铺过一英寸铁轨,全靠中国的基建打底。这些铁路可不是摆设,运的是矿产、粮食,带的是就业和经济增长,说是“基建大礼”一点不夸张。 可到了关键时刻,这些好处好像都成了过眼云烟。美国稍微抛点诱饵、加点压力,非洲国家就很难硬气起来。 2024年联合国大会上,美国突然喊着要支持两个非洲国家进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虽然明说不给否决权,算盘打得噼啪响,但还是把姿态做足了,摆明了是想抢中国的影响力。 更实在的是美国手里的《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表面上给非洲商品零关税待遇,实则附加了一堆政治条件,动不动就以取消资格相威胁。 2022年把埃塞俄比亚移出清单,直接让当地纺织业数万工人失业;2023年又把尼日尔、乌干达等国除名,理由全是美方自己定的“人权标准”。非洲国家大多依赖这些贸易优惠,真被卡脖子就难受了,自然不敢轻易在中美博弈中站队。 有好处时笑脸相迎,遇压力就沉默不语,这就是所谓的“盟友”真面目。欧洲一边拿着中国市场的红利,一边跟着美国对中国搞贸易限制,德国车企的增资清单和欧盟的关税政策摆在一起,活像一出荒诞剧。 非洲收着中国修的铁路,却在关键投票时含糊其辞,毕竟美国的政治施压和贸易诱饵来得更直接。贸易战这面镜子就是这么直白,没什么永恒的伙伴,只有永恒的利益,那些平时喊得响亮的合作口号,一遇到真金白银的考验,立马就露了怯。

0 阅读:126
山河又月明

山河又月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