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山东有一神童,2天就念完小学,10岁那年参加高考,考出了566的高分,但他却只读了1年大学,就嫌弃太简单回家了,如此的奇人令人好奇之余,又感到十分质疑,究竟是觉得大学太简单,还是被打回原形了。 2000年的山东枣庄,有个叫苏刘溢的娃,在当地出了名的神。别家孩子还在幼儿园玩泥巴,他已经能背《唐诗三百首》;街坊邻居常看见他蹲在路边,拿着树枝在地上演算起初中数学题,嘴里念叨的公式,连中学老师都得愣一下才反应过来。 这孩子的“跳级”速度,简直像坐了火箭。7岁那年,爸妈带他去小学报名,校长本来以为是胡闹,随口考了几道题,结果这娃不光答得又快又准,还指着课本说“这些太简单了”。校长半信半疑,让他试试跟班上课,没成想两天后,苏刘溢拿着小学六年的课本找到老师:“都看完了,能直接上初中不?” 这事在小城里炸开了锅。教育局的人专门来测试,发现他确实把小学课程摸得门儿清,最后特批他直接升入初中。更邪乎的是,别人读三年的初中,他一年就念完了;高中课程更夸张,连跳两级,10岁那年就背着书包进了高考考场。 查分那天,全家人守着电话,手心全是汗。当“566分”这个数字报出来时,他妈当场就哭了——这分数远超当年的本科线,足够上一所不错的重点大学。苏刘溢却一脸淡定,啃着苹果说:“发挥一般,本来能考更高的。” 最后他被南方一所知名大学的少年班录取,成了全校最小的学生。开学那天,他背着比自己还宽的书包,在一群成年同学里像个小不点,却引来一堆记者跟着拍。他爸在旁边反复叮嘱:“在学校好好跟同学相处,别太傲气。”苏刘溢点点头,眼睛却盯着教学楼墙上的公示栏,研究起课程表来。 起初一切都挺顺利。苏刘溢的数理化天赋确实惊人,课堂上老师刚开个头,他就能接下去讲推导过程,连教授都忍不住夸他“是块好料子”。可没过多久,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同学聚餐,大家聊明星、说球赛,他插不上话,只能坐在角落啃面包;宿舍里讨论游戏攻略,他拿着高等数学题在旁边演算,被室友笑“小怪物”;最麻烦的是生活自理,他不会洗衣服,袜子攒了一堆,最后还是宿管阿姨看不下去帮他洗了。 有回上体育课,老师让自由活动,他抱着本《量子力学》蹲在操场边看,有同学开玩笑抢他的书,他急得脸通红,上去就推了人家一把。这事闹到辅导员那里,他梗着脖子说:“他们打扰我学习。” 更让人头疼的是课程。大一下学期,学校安排了一些人文类选修课,苏刘溢听了两节课就不去了,说“净讲些没用的,不如自己看书”。教授找他谈话,他直接怼回去:“这些课太简单,浪费时间。” 结果期末考,他的专业课成绩依然拔尖,可选修课却挂了好几门。按照规定,挂科太多要重修,苏刘溢听说后,当着辅导员的面把课本一摔:“这学没法上了,还不如回家自学!” 爸妈急急忙忙赶到学校,劝了半天,他就是油盐不进,非说大学课程“配不上他的水平”。最后没办法,只能给他办了休学手续。 回家那天,苏刘溢背着书包走出校门,记者围上来问他以后打算,他仰着头说:“等他们把课程改难点,我再回来。” 可这一等,就没了下文。后来有记者去他家采访,发现他整天待在房间里,除了看书就是上网,很少出门。邻居说,偶尔能看见他爸妈唉声叹气,说这孩子“除了学习,啥也不会”。 几年后,有消息说苏刘溢重新参加高考,成绩却没了当年的辉煌,只够上一所普通专科。有人说,他是真觉得大学太简单,不屑于读;更多人觉得,这孩子就像被催熟的果子,早早摘下,看似光鲜,内里却没长扎实。 如今再提起来,枣庄的老街坊还会念叨:“那娃是真聪明,就是太可惜了。”是啊,天赋这东西像把双刃剑,用好了能劈开前路,用不好,可能先伤了自己。毕竟,人生不是只考数理化的试卷,那些被跳过的成长时光,欠下的课,早晚都得补回来。 (来源:南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