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左翼高呼:打倒高市早苗!高市早苗这首相当了还不满一个月,日本国内就爆发了对她的抗议游行示威。 东京的秋风吹得人有点发凉,可国会大厦附近的广场上却透着一股燥热。当地时间2日这天,两千多号人聚集在这儿,举着各色标语牌,声嘶力竭地喊着“打倒高市早苗和特朗普”“抵制美日对中国侵略谋划”的口号,声音裹着风飘出老远。 这场由多个左翼派别牵头的抗议游行,来得不算突然,毕竟台上的高市早苗刚坐上首相宝座还没捂热乎,满打满算上任还不到一个月,就把日本政坛搅得动静不小。 要是搁十几年前,左翼组织的抗议活动在日本不算新鲜事,动辄上万人大规模聚集都不稀奇,可现在不一样了。 这些年日本政治右翼化的调子越唱越高,左翼群体的生存空间被挤得越来越小,影响力早就大不如前,能凑齐两千多人已经算相当不容易。 可就是这场在外人看来“掀不起大浪”的抗议,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日本社会藏在骨子里的矛盾——在对外跟着美国一条道走到黑、对内强化右翼统治的当下,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跟着走。 要弄明白这群左翼为啥这么激动,得先说说高市早苗这个人。这个刚上任的日本第一位女首相,可不是什么温和派,从她上台的路数就能看出十足的右翼底色。 10月21日首相指名投票前,她硬是拉到了日本维新会的支持,和自民党凑成执政联盟,才稳稳坐上首相之位。 可熟悉日本政坛的都知道,维新会里藏着不少“硬角色”,就连被中方制裁过的“精日”分子石平都在这个党里,能跟这样的党派结盟,高市早苗的政治立场不用多说也清楚。 刚上任没几天,高市早苗就急着给美国表忠心。10月24日的首次施政演说里,她压根没敢提之前常挂在嘴边的反华狠话,反而说要和中国“加强对话”,摆出一副温和姿态。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是她转性了,而是心里有小算盘。当时中美正要开展密集外交,特朗普那边又放话要达成协议,刚上台根基不稳的她可不敢在这时候乱说话,万一得罪了美国,自己的首相位子都坐不稳。 她心里门儿清,日美同盟才是她的“救命稻草”,讨好特朗普比啥都重要。果然,施政演说刚过四天,10月28日特朗普就带着第二任期首次访日的阵容来了。 高市早苗把姿态放得极低,会谈一开始就陪着特朗普追忆已故前首相安倍晋三,还把安倍用过的高尔夫球杆和日本球星的签名球包当成礼物送上,就差把“讨好”俩字写在脸上。 更让人咋舌的是,她居然当着特朗普的面说要推荐他角逐诺贝尔和平奖,理由是特朗普“为泰国、柬埔寨和平和中东停火立了功”。 这番操作下来,特朗普自然高兴,当场就夸她“会成为最伟大的首相之一”,两人还高调宣布要共建“日美同盟黄金时代”,签了稀土供应链和关税投资的协议,把捆绑得更紧了。 光说漂亮话还不够,高市早苗还拿出了实际行动——承诺要把军费提高到GDP的2%。 要知道,日本战后和平宪法对军费有明确限制,这些年右翼一直想突破这个限制,高市早苗这步棋,就是顺着美国的意思,把日本往军事扩张的路上推。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所谓的“强化日美同盟威慑力”,说白了就是跟着美国围堵中国,这也是为啥左翼抗议时会喊出“抵制美日对中国侵略谋划”的口号。 在他们看来,高市早苗这是把日本绑在美国的战车上,万一真跟中国起了冲突,倒霉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高市早苗和特朗普的这场“蜜月期”,成了点燃左翼抗议的导火索。游行现场有老人举着“不要成为美国的战争工具”的牌子,声音都喊得沙哑了,他说自己经历过战争,知道战乱的苦,不想看着日本再走老路。 还有不少年轻人举着“反对军费扩张”的标语,他们担心提高军费后,教育、医疗这些民生开支会被压缩,自己的未来会被政治算计拖垮。这些声音或许微弱,但句句都戳中了日本社会的痛点——跟着美国搞对抗,到底是在保安全,还是在引火烧身? 其实左翼的担忧不是没道理。这些年日本跟着美国搞“印太战略”,在涉台、涉港问题上频频挑事,还不断强化和美国的军事合作,联合军演一场接一场。 高市早苗上台后,这种绑定只会更紧密,可普通老百姓要的不是什么“同盟黄金时代”,而是安稳的日子。就像游行现场一位主妇说的:“我不管什么同盟,只想让孩子有学上、老人有医看,跟着美国到处树敌,这些能保证吗?” 这场抗议也让日本社会的裂痕彻底暴露在阳光下。高市早苗代表的右翼势力,抱着美国大腿不放,一门心思搞军事扩张、强化右翼统治。 坚持和平主义的左翼群体,还有不少沉默的中间派,他们不想被卷进大国对抗,更不想让日本重蹈战争覆辙。虽然现在右翼占了上风,但左翼的这场抗议就像一颗种子,提醒着所有人,日本社会从来不是“铁板一块”。 特朗普访日的热度还没过去,高市早苗的诺奖推荐还在被人议论,这场抗议已经渐渐平息,但它留下的问题却没那么容易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