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技巨头SAS闪电撤离中国,400名在华员工全部解雇 先说说SAS这家公司,

小奇科普档案 2025-11-06 12:04:29

美科技巨头SAS闪电撤离中国,400名在华员工全部解雇 先说说SAS这家公司,它是全球知名的数据分析软件公司,主要业务是帮助企业用数据做决策,在全球不少国家和地区都有运营。 虽然它不像那些互联网大厂那么有名,但在金融、医疗、零售这些行业里,SAS的地位是非常稳的。尤其是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这几年。 SAS的工具在很多企业内部都是“必选项”。它2014年在中国设立分公司,本来是看中了中国市场的潜力,尤其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逐渐兴起的大背景下,SAS的技术刚好能对接上这些需求。 可现在问题就来了,这么多年铺下的市场,说撤就撤?而且是一个月内完成清算,员工一律遣散,没有转岗,没有保留,这种“整栋楼拉闸”的方式。 在企业退出过程中算是比较激烈的手段了。根据SAS自己官网的说法,他们是出于“全球业务战略调整”才做出这个决定。 但这个理由说得太简单,听起来就像“我们要减肥,所以砍了一只胳膊”。中国市场好歹也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光说一句“战略调整”,显然说服不了谁。 真正让人关注的,其实是时间点。SAS宣布撤出是在2025年10月,这时候正好是中美在科技领域博弈格局进一步明显化的时候。 前脚是美国对中国企业又加强了出口限制,后脚是一些美企开始收缩在华投资,虽然两者没有明说关系,但放在一起看,大家很难不把这些动作往一起想。 尤其是SAS这种做数据软件的企业,它的服务对象很多时候涉及政府、国企、大型金融机构,这类客户本来对“数据安全”就特别敏感。 一旦出现“数据出境”或者“系统被远程操控”的担忧,那就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信任问题了。这两年,国家在数据安全、信息合规上推出了不少新规。 像数据出境安全评估、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等,企业在中国做数据业务,不管是本地公司还是外资公司,都得在这些框架下运行。 SAS如果不能完全本地化,技术架构还得连着国外的母服务器,那就很难满足这些要求。在中国市场“数据必须本地存储,本地处理”的前提下,SAS的技术路径可能就有点水土不服了。 再加上,中国本土的科技企业这几年发展也很快,像华为、阿里云、百度智能云这些平台,都在做自己的数据分析解决方案,而且价格、服务、响应速度方面更贴近国内用户。 以前SAS靠技术壁垒还能吃得开,现在一旦国内替代品成熟了,客户自然就会转向本土产品。说白了,这就像你原来用国外的某个品牌洗衣机用得顺手。 但国产品牌更新得快、售后又方便,价格还便宜,时间一长,你自然也就不追那个国外牌子了。还有一点也不能忽略,那就是SAS并不是唯一一家近期宣布退出中国市场的外企。 2025年上半年,还有一些欧美的中型科技公司也在陆续调整在华策略,不是关掉分公司就是转向合资模式。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一个趋势:全球化的逻辑在变。 原来讲究“全球标准”,现在越来越多讲究“本地适配”。在这种背景下,那些不愿意或者不能深入本地运营的外国企业,很容易就被边缘化。 SAS的撤退,只是这个趋势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当然,也有人担心说,这会不会影响中国的营商环境、外国企业的信心之类的。 其实换个角度看,正是因为中国市场在不断规范、不断提升自主能力,才让那些不合规、不本地化的企业逐渐退出。真正有竞争力的外企,反而会更愿意留下来。 因为他们看得更清楚,谁能适应规则,谁才能有未来。像特斯拉、宝马这些企业,不但没走,反而在加码投资,这就说明问题不在中国这边,而是在企业自己能不能跟得上节奏。 SAS在全球其他市场依然在运营,只是选择不再继续在中国这个特殊市场深耕下去。对于它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止损”的决定。 但对中国来说,这更像是一次市场机制的正常筛选。企业来来去去,本来就很正常,留得下来的,才是真正理解中国市场逻辑的玩家。SAS这一走,反倒把这个逻辑讲得更清楚了。

0 阅读:14
小奇科普档案

小奇科普档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