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国人所料,中方刚把1200万吨美国大豆的订单递过去,美国就立马翻脸,通告全球要继续针对中国的301调查。 中方刚承诺本季采购 1200 万吨美国大豆,还答应未来三年每年至少购入 2500 万吨,这边芝加哥大豆期货刚涨 1.2%,美国就放出要继续针对中国相关领域 301 调查的消息。这波操作让不少关注经贸动态的人看傻了眼,刚松的一口气又提了起来。 要知道,这 1200 万吨订单对美国豆农来说,简直是久旱逢甘霖。此前大半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订单一度挂零,创下二十年来的罕见纪录。中西部的农场里,新收割的大豆堆得满仓,豆农们看着仓库发愁,有种植户直言,祖辈经历过经济大萧条,却从没见过中国一单不下的情况。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每年要买下全球 60% 左右的贸易量,一直是美国大豆最依赖的市场。过去几年,美国平均每年有 28% 的大豆都销往中国,占其出口总量的六成以上,比欧盟这个第二大市场的采购量多五倍。 这次中方的采购承诺,本是冲着双方磋商达成的共识而来,美方当时也明确表示会暂停部分领域的 301 调查措施。 双方之前的磋商成果其实相当具体,美方取消了 10% 的相关关税,暂停了针对性的出口管制规则,中方也相应调整了反制措施,连稀土出口管制都暂缓实施一年。大家本以为这是中美经贸关系稳下来的信号,没想到订单承诺刚公布,之前暂停的调查就有了重启的苗头。 更值得留意的是,这 1200 万吨的采购量要在短短两个月内落实,本身就面临不少现实难题。一艘货船只能装 6 万吨左右,光装船、运输就要耗费不少时间,再加上美国内部政策落地的流程,想按时完成采购并不容易。 而中国今年前八个月已经进口了 7331 万吨大豆,剩余需求量有限,还早已向巴西等国下了订单,这次对美采购本就是诚意之举。 巴西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大豆进口的主要来源,今年对华出口占比已经冲到了 62%,9 月份更是有 93% 的出口大豆都运往中国。中国在大豆采购上的多元选择,本就是为了保障供应稳定,这次给美国豆农递去订单,没想到换回来的是调查重启的消息。 贸易往来的核心本是互利共赢,美国大豆产业离不开中国市场,这是明摆着的事实。美国大豆协会早就说过,没有任何一个市场能与中国相提并论。中方带着诚意给出订单,是希望双方能顺着磋商的势头,让经贸关系更平稳。 现在这样的反转,让不少人看清了中美经贸博弈的复杂性。所谓的共识背后,似乎藏着更多算计。一边拿豆农的利益当筹码,盼着中方下单缓解国内产业压力,一边又不愿放弃单边制裁的手段,这样的操作实在难以让人再谈信任。 到底是继续推进互利的贸易合作,还是重拾对抗的老路?这不仅关系到两国企业的利益,也影响着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你怎么看待这波订单与调查的反转操作?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