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钱砸进实验室,却舍不得装点门面 奇瑞的技术硬实力从来没输过:手握2.5万项专利,发动机能出口欧美,在俄罗斯零下50℃的极寒里都能正常运转。可坐进车里的瞬间,这种好感能打对折——内饰塑料感重,隔音效果像开盲盒,设计风格被吐槽"像10年前的汽配城出品"。 不是奇瑞不想做好,而是钱都花错了地方。比亚迪、吉利花10%-15%的营收搞营销时,奇瑞把90%的预算砸进了实验室,剩下10%连个像样的"PPT动画大师"都请不起。就像班里的学霸,埋头刷题拿满分,却穿着洗褪色的校服,自然难成焦点。 二、低端标签贴太牢,高端冲顶全白搭 2024年奇瑞新能源卖了58万辆,可小蚂蚁和QQ冰淇淋占了八成销量,这两款几万块的代步车虽走量,却给人刻下了"廉价"的烙印。等到想推15万级的艾瑞泽e、大蚂蚁时,消费者直接犯嘀咕:"这价为啥不买比亚迪?" 更糟的是子品牌还在窝里斗。星途主打高端、捷途拼性价比、iCAR搞年轻化,定位边界模糊得让人选车像拆盲盒。反观长城,哈弗H6一句"国民神车"就立住了人设,奇瑞却把一手好牌拆得七零八落。 三、营销像"理工男吵架",售后还掉链子 车企营销战打得火热时,奇瑞的操作总让人看不懂。长城举报比亚迪、吉利高管隔空喊话抢流量,奇瑞老板尹同跃直播时只敢说"老汉只会开车,不会开炮"。好不容易想蹭热度,副总一句"吉利某款车是烂车"直接把车主群炸了锅,反倒给对手送了流量。 线下体验更让人糟心。有网友跑七八公里去试驾,结果直播间承诺的保温杯根本没有,纯属被诱骗留信息。我去4S店保养时也遇见过:喊了三次销售才慢悠悠过来,问配置支支吾吾,一副"爱买不买"的态度。虽说奇瑞售后满意度排行业第三,但零件缺货等数月、投诉被推诿的情况仍不少见。 其实奇瑞从不是"扶不起的阿斗":瑞虎8能跑12万公里只换轮胎,艾瑞泽5在二手车市场保值率吊打同级,瑞虎9更是敢和宝马X5同台竞技。它就像不善言辞的匠人,把心思全花在手艺上,却忘了这年头"会吆喝"和"做的好"一样重要。 真心希望奇瑞能懂:消费者买的不只是发动机和底盘,更是看得见的设计、贴心的服务和清晰的品牌认知。毕竟谁不想让这位"技术学霸",既能拿满分,也能成为众人追捧的焦点?你觉得奇瑞最该先改哪点?评论区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