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彩礼惹的祸?!”河南夏邑,男子给了一女子10万元余元彩礼后,与对方订婚,而后因与对方发生矛盾,与对方解除婚约。随后,男子还想要与对方在一起,并同意对方将彩礼增加到36万。结果,再次与对方订婚当日,男子因父母未给对方送彩礼,与父母发生争执而后离家轻生。事后,男子父母难以释怀,认为女子及其家人索要高额彩礼等行为与男子的死亡之间不无关系,将女子及其家人告上法庭,索要20万元赔偿。但是法院这样判! “36万,少一分这婚就别订了!”2025年2月3日,一个本该是双喜临门的日子。院子里摆着待客的糖果,门上褪色的喜字上面,还贴着新的喜字。陈某穿着崭新的西装,却在出门前与父母爆发了最激烈的争吵。 “钱呢?说好的今天送过去的36万呢?”他几乎是吼出来的这句话。母亲一脸不情愿地劝道:“儿子,咱们家哪还有36万?上次的10万才要回来几个月……” “我答应过他们的!你们让我怎么做人?”陈某摔门而出,留下老两口相顾无言。谁都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远。 时间倒回一年前,陈某和武某通过相亲认识,在农村,很多人都追求早婚,所以,他们俩的初次订婚还算顺利,10万元“压手礼”,加上沉甸甸的“三金”,换来了双方家庭的祝福。 可感情从来不是明码标价的买卖,订婚后,两人因性格不合常闹矛盾,最终解除了婚约。按照规矩,武某家退还了全部彩礼。 照理说,故事该到此为止。但感情的世界里,理智常常缺席。分开后的陈某发现自己仍放不下武某,经过一番挣扎,他主动求复合。武某家提出了新条件:要重新订婚可以,彩礼得涨到36万。 在农村,一个普通家庭,刨去开支,一年能攒下两三万元已经很不错。36万,相当于十几年的积蓄。但陈某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也许在他心里,只要能换回失去的爱情,任何代价都值得。 2月3日,武某发来微信:“彩礼准备好了吗?我爸妈说了,今天见不到钱,这事就算了。”陈某回复得很快:“放心,我说到做到。”他确实想做到,但父母却不答应。 “你们是不是想逼死我?”晚饭时分,陈某对着父母吼出这句话时,眼睛是血红的。父亲坐在那里,推说不是他们不帮,是实在借不到了啊……一番争吵过后,陈某冲出了家门。 晚上九点,从微信聊天中察觉到不对劲的武某开始拨打陈某的电话,却无人接听。她先是联系陈某的母亲:“阿姨,他好像有点不对劲,你们快找找他……”接着就在微信上劝陈某,千万不要想不开,可惜,一切都太迟了。 当第二天陈某的遗体从河里被捞起时,老两口的哭喊着指责武某:“都是她逼的,要不是她们家非要36万,我儿子怎么会走这条路……”他们直接将武某及其父亲告上法庭,索赔20万元。 但法院审理后发现,陈家不是没钱,而是因为武父要求把陈某弟弟的烟酒店交由陈某与武某经营,陈家不愿意,这才取消了银行的预约取款申请,导致彩礼无法按时送给武某。而在陈某表露轻生念头后,武某确实进行了安抚,并第一时间通知了他的家人。 所以,法院最终判决:武某不承担赔偿责任,但考虑到陈某已经身亡,武某自愿补偿2万元。 在这起悲剧里,或许没有绝对的恶人。武某家坚持彩礼,是因为这就是谈好的;陈某父母不愿支付,或许只是不想被未来亲家拿捏;陈某自己,则被困在“承诺”与“现实”的两难之间。只可惜,谁都不愿意先退一步。 信源: 半岛晨报——2025-11-02 订婚未按时给女方送36万彩礼,男子与家人争执后轻生溺亡 文|一阳 编辑|史叔
